设为首页收藏本站贵阳之窗

贵阳之窗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贵阳 贵州 金阳
贵阳之窗 贵阳之窗 贵州各地 查看内容

省博物馆“杯具”了 数千文物排队等修复

2011-12-29 22:19| 发布者: 贵阳之窗| 查看: 3441| 评论: 0|来自: 贵阳新闻网-贵阳晚报

程学忠踏进文物修复室大门,第一件事就是戴上防毒口罩,盯着桌上的青铜碎片,小心翼翼地画图、翻模、调配化学药剂,用机器打磨器物。
    程学忠,今年58岁,他是贵州省博物馆文物修复师。他说,如果按照目前的人手和修复进度,想要修复现有库存,至少还需20年。
    据有关数据显示,贵州省目前有5000多件馆藏珍贵文物,这其中有超过三分之一需修复。

大量文物待修复

    贵州青铜等金属文物丰富,但由于埋藏年代久远、后期保护条件有限,不少已出土文物受损严重,生锈或破碎。
    记者从贵州省博物馆了解到,该馆馆藏文物超过20万件,但受条件限制,有些并未开箱整理,公开展出的仅是其中一小部分,不少文物只能采用复制品代替展出。
    程学忠,曾就读于四川大学考古专业,从事考古工作近30年,是我省唯一取得国家资质的文物修复师,还是央视鉴宝栏目专家。据悉,从2000年开始,他先后参加了国家文物局主办的数十次文物修复班,取得了贵州省第一个也是至今为止唯一一个“国标”资质修复师,如今他带领三个“徒弟”从事着省内各博物馆珍贵青铜文物的修复工作。

文物修复费时费力

    程学忠介绍说,文物修复主要有清洗、除锈、整形、焊接、补配和做锈等程序,其中补配和做锈很麻烦,需要雕刻、錾花,还要用化学方法做出腐蚀生锈的效果。
    由于受人员不足、手工修复慢等条件的限制,工作总是断断续续地进行,四五个月修复一件文物是常事,其中一件1975年在贵州兴义出土的东汉铜车马至今未修复。今年全年,程学忠团队共修复了30件青铜文物,超额完成5件。“这只是待修复文物的冰山一角,” 程学忠说,“如果按照目前的人手和修复进度,要修复省博物馆现有库存,至少还需20年,更何况出土文物不断增加。”
    2007年,程学忠曾举办了两期金属文物修复培训班,40多名地州市博物馆工作人员学习,但由于缺少资金和设备,一直没有建立起人才队伍。“人才是破解难题的重中之重。”

专业人才“蓄势待发”

     据了解,“十二五”期间,我省的文物保护重点将向馆藏文物转移,相关部门还将建设文物数据库,逐步进行情况摸底。目前,省博物馆也正在研究制定更加详细、精确的馆藏文物管理规范,而在建的新馆是现用馆的5倍,预计2014年开馆。
    程学忠介绍说,随着国家在文物修复方面投入的加大,近几年,国内很多高校都陆续设置了文物保护技术专业,相关“科班”人才也呈“蓄势待发”的态势。“这或许会对目前馆藏文物的管理、修复有帮助。”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最新聚焦
  • 百度好奇嘉年华 9月18日邀您赢取千元大礼
  • 沿河县:黑水镇扎实开展高考和端午节期间道
  • 贵州省深入实施就业优先政策 今年计划新增
  • 赞!贵阳大数据交易所将建中国最大数据流通
  • 贵州省强化民企防范化解风险能力促进民营经

LOGO下载|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4 本站仅为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网友投递或发布,本站对内容真实性不负任何保证,请网友自行查别。 版权所有  备案号:黔ICP备16010202号-1  Powered by Discuz!X3.2 Licens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