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建投信托读书会北京站 6月6日下午,最新一期“中建投信托读书会”来到了北京港澳中心瑞士酒店,中国著名经济学家李稻葵携新著《重启》带来了他对于后金融危机时代中国与世界经济的深度剖析,200逾名读者来到现场与李稻葵深入互动,思考改革,重启思路。李稻葵在活动中特别指出,金融是中国这一轮改革的亮点所在。 不同于以往的金融危机 在李稻葵看来,全球视野下经济与金融秩序的深刻变化源起于2008年的金融危机,于是,在主题演讲环节,李稻葵首先把视线回溯到2008年,他分析指出,金融的交易过于复杂,金融交易的链条过长,是直接导致2008年金融危机的重要因素,而这个因素与之前1927年、1997年的金融危机都不一样,这是这一轮金融危机的新问题。所谓金融交易的链条过长,简言之就是金融标的在金融市场上经历了过多的转卖,当此现象再遇到宽松的货币政策,就产生了资产泡沫,从而导致风险失控,这也是此次金融危机所带来的最大教训。 金融就是关于人们信心的事 面对来势汹汹的金融危机,英美等传统金融强国如何应对?用李稻葵的话来说就是:恢复信心。美国通过货币政策的传导,使得房价企稳、股市回升,国民心态归正便重拾了信心,正常的经济行为得以恢复,经济必然也就复苏了。 在李稻葵看来,英美是对于危机处理最游刃有余的国家,属于后金融危机时代的第一板块,第二板块则是欧洲大陆与日本,欧洲大陆与日本相对教条,应对危机的政策不如英美灵活,所以,受制于财政赤字,经济的起色不如英美,基本是零增长。第三板块是俄罗斯、巴西这类资源型国家,他们的经济还将进一步萎缩。 中国经济一边减速一边调整 中国与印度被李稻葵归入世界经济的第四板块,都处于改革过程中。李稻葵认为中国经济在未来半年乃至更长的时间内,增速仍会下降,而这一轮的增速下降主要有三个原因:房地产市场增速放缓、世界经济增速放缓以及中国政府对于经济推动力度在减弱,正向激励不足。李稻葵同时指出,中国经济虽然增速放缓,但是伴随着减速,中国经济的结构同时正经历着深刻调整,消费占GDP比重在上升,服务业比重在上升,以及最重要的,金融改革正在进一步地推进。 金融改革是典型的自上而下,难度最小 金融改革在当下备受关注,而与有些观点不同,李稻葵认为金融改革反而是新一轮改革中相对容易的,原因很简单,因为金融改革只能是自上而下。比如利率市场化只能全国统一推进,无法由各地分别实施,于是,只要中央领导有改革的信心,金融改革就能迅速推进,成为最大的亮点。同时,李稻葵分析,从风险承受的角度出发,金融改革将首先针对高净值人群开展,信托、证券等行业都将受益。 关注股市,需注意“多事之秋” 说起金融,不得不提到最近火暴异常的股市,这也是活动提问环节中听众们关注的焦点,李稻葵认为股市是这一轮金融改革的受益者,他本人对于股市的研究主要从市盈率着手,通过分析海内外股市的历史市盈率,他在两年前就认为中国股市应当上涨。他的研究表明,中国此轮股市启动时市盈率是10倍,而历史的市盈率中位数在21倍左右。风险层面,李稻葵笑称他研究发现金融市场的大事往往发生在秋天,尤其是9月份,如雷曼兄弟破产、87年股灾皆是如此,而今年9月美联储很可能会加息,这将给全球股市泼上一盆冷水,所以他提醒大家关注一下这个“多事之秋”。 读书会在热烈的交流讨论中结束,正如活动主办方中建投信托副总经理江峡所说,在被手机割裂成碎片的当下,读书会能使人重拾起阅读的乐趣,并且提供平台结交新友,分享观点,这也将成为中建投信托长期传递的理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