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人违规违法案件连续4年以40%的幅度下降,今年上半年再次下降42%,实现了本地未成年人零犯罪目标。这是记者近日从常熟市关工委获得的一组数据。 自2012年以来,常熟市关工委以强化关工委组织建设为重点,不断创新青少年合法权益维护、健康成长成才方面的举措;不断加强青少年违规违法事件产生的预防、预警、预控机制;积极完善青少年关爱、帮扶、帮教服务,“帮助青少年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夯实健康成长基础”。 在纪念全国关工委成立25周年暨全国关心下一代工作表彰大会上,常熟市关工委被授予“全国关工委先进集体”称号。 传递正能量引导孩子从小知荣辱 “阿姨,您辛苦了,喝点水吧。”8月19日下午,常熟谢桥社区的30多名青少年组成小志愿者团,在社区工作人员的带领下,带着矿泉水、毛巾、清凉油等防暑降温用品,来到健康路慰问工作在一线的“城市美容师”。 看到环卫工人挥洒汗水坚守岗位,孩子们纷纷上前,把自己那一份“透心凉”送给他们,齐声对环卫工人们说:“你们为城市的街道带来了整洁,为环保工作作出了贡献,谢谢你们!”随后,小志愿者们纷纷拿起扫帚、垃圾钳等工具,帮助环卫工人清扫垃圾。 在体验了高温下劳动的辛苦后,小志愿者们纷纷表示,要养成良好的文明习惯,自觉做到不乱扔垃圾,减轻环卫工人的工作压力,用实际行动表示对他们的尊重和感谢。 慰问环卫工人是谢桥社区开展“日行一善”小志愿者活动的一个剪影。“日行一善”志愿服务活动,目的就是让青少年体验知善、习善、行善、扬善的快乐,逐步实现由“日行一善”到“时时行善”,最终做到“善行一生”,在社会上传递正能量。 近年来,常熟市着力在预防青少年违规违法方面采取积极有效措施,致力于在青少年成长过程中做好启航工作,全力在青少年道德教育、礼仪教育和法治教育方面做文章,有效引导广大未成年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通过组织开展“崇德守法”、“八礼四仪”、“学党史、颂党恩、跟党走”、 “老少共话中国梦”等系列教育活动,致力于提高广大未成年人的道德素养、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围绕“践行我的中国梦”、“做一个有道德的人”、“学雷锋志愿者在行动”、“做一个谦恭有礼的中国人”和“书香常熟传递正能量”教育主题,组织开展以“知梦”为切入点点燃复兴梦,以“筑梦”为切入点描绘人才梦,以“圆梦”为切入点践行中国梦和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系列教育实践活动,并运用多种形式组织未成年人进行《启航》《导航》《护航》读本系列法制宣讲活动,不断增强广大青少年法制观念和遵纪守法意识。 德政工程守护孩子一个都不放弃 8月28日,常熟市司法局组织开展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爱心助学活动,为11名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送去法律书籍和爱心助学金。 前期,常熟司法局通过实地走访、电话回访等方式,在全市范围内开展服刑人员专项排查,全面掌握了服刑人员家庭及其未成年子女情况,并建立了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档案。同时,根据服刑人员家庭经济状况和未成年子女生活状况,筛选出11名家庭困难的未成年子女作为爱心助学对象,年龄跨度从1岁到16岁,学历跨度从学龄前到高中。 在走访慰问过程中,司法局工作人员鼓励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努力走出父母犯罪带来的阴影,认真学习法律知识和文化知识,将来争做社会的栋梁和生活的强者。同时,帮助未成年子女拍摄成长画面,录下思念寄语,并制成视频短片,为服刑人员送去子女的牵挂,督促他们积极改造,早日回到子女身边。 常熟市关工委主任俞惠良表示,关爱青少年健康成长是一项系统性工程,是一项潜移默化的德政工程。 近年来,常熟市采取积极有效措施推进未成年人零犯罪社区(村)创建水平的提高,科学制订《常熟市“未成年人零犯罪社区(村)”创建考核评价细则》,有力地推进了创建工作。通过基层关工委和有关部门形成合力,为预防控制青少年犯罪和挽救失足青少年提供了有效的联动机制和保障机制。 各镇(区)和社区(村)关工委都把创建工作列入全年工作的重点,坚持重心下沉、关口前移、预防为主、教育为先、创建为重,深入进行预防青少年违规违法犯罪工作专题调研,对本区域违规违法青少年做到底数清、对象明、帮扶结对措施准、服务质量优,有效地发挥了为青少年健康成长成才起到了保驾护航作用。 创建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到预防办、文明办、综治办、公检法司、教育、文化、工青妇等多个部门。 在创建工作中,各级关工委积极主动与相关部门配合,协调动作。依托“五老”和关爱工作团成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相关优势,加强对未成年人的法制教育和行为规范教育,帮扶帮教措施不断深化,细化措施落实,特别是对外来民工子弟集中的地方,采用不同的方式方法进行“行为规范”、“法律法规”的教育引导,组织开展“学法用法常对照,争做守法小公民”活动,深入开展结对帮教助学活动,有效地维护了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 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和法制教育的加强,有效促进了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素质的提升,对有效引导未成年人行为规范意识起到了积极作用,为推进未成年人零犯罪创建工作向高标准目标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结对帮教重实效为孩子人生护航 随着常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提高,社会各类矛盾不断显现,特别是青少年中的弱势群体和外来人口中流动儿童的增多,客观存在着一批青少年特殊群体需要得到关爱与帮助。在创建工作中,加强对特殊青少年,特别是外来流动儿童的教育与管理,是“创零”工作的重要环节。 常熟市通过关爱工作团和帮教小组,全面落实结对帮教措施,积极组织“五老”和社会志愿者参与关爱维权行动,分对象对特殊青少年开展帮教帮扶活动,对有不良行为和由劣迹、违规违纪、轻微犯罪以及“失学、失业、失管”的闲散青少年,建立健全未成年人违法犯罪预防预控机制、信息共享机制、维权服务机制和帮教帮扶机制,采取维权、帮教、帮扶等综合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社会闲散未成年人的违法犯罪,积极推进“结对帮教、引领人生”活动。 在未成年人零犯罪创建工作中,古里镇积极实施“育苗、爱心、净化、牵手、护校”五项措施,收到积极效果;辛庄镇在对未成年人普遍关爱维权基础上,创新关爱维权措施,对特殊未成年人实施精准关爱维权,对全镇摸排出来的47名“困难生”、“问题生”、“特殊家庭生”组成了23个帮教小组,实行学生、老师、“五老”三结合结对帮扶和“一帮一”、“三帮一”的帮教机制,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果。 海虞镇的“海虞妈妈”关爱特殊家庭孩子健康成长已成为当地响当当的品牌,10名“海虞妈妈”与10名远离或失去母爱的孩子结对,使孩子们感受到“心有人爱、身有人护、难有人帮”的归属感和幸福感;虞山镇大义管理区发挥关爱工作团的“五老”五大员作用,以乐于奉献之心为孩子们启航,以真诚关爱之心为孩子们导航,以慈善帮扶之心为孩子们护航。 常熟市关工委作为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依托关爱工作团成员,积极履行未成年人零犯罪社区(村)创建工作的职能作用,注重在提升“社会管理创新能力、调研组织协调能力、教育践行帮扶能力、特殊群体转化能力、关爱资源凝聚能力”上下功夫;在强化“目标定位、机制完善、创新服务、履职尽责、维权实效”方面作文章,为全面夯实提升创零工作水准提供了基础性保障,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果。(记者 应志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