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国家、省、市禁毒办《易制毒化学品专项整治联合行动实施方案》要求,市局禁毒支队将易制毒化学品专项整治行动作为党的“十八大”安保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抽调精干力量,开展了近两个月的专项整治行动。 一、加强领导,全面部署易制毒化学品专项整治行动。此次易制毒化学品专项整治行动是通过对当前易制毒化学品生产、经营、运输、仓储、使用等诸多环节的全面整治,发现管理上的薄弱环节及漏洞,实施有针对性的全面整改,达到依法规范管理的目的,从而有效防止易制毒化学品流入非法渠道。为此,市公安局制定下发《贵阳市公安局关于印发<易制毒化学品专项整治联合行动方案>的通知》,成立以市局副局长刘维亚为组长,禁毒支队主要领导、各分、县(市)局分管禁毒工作的局领导为成员的整治领导小组。各区、县(市)、全市各相关职能部门也制定了工作方案,成立领导小组,确保了易制毒化学品专项整治行动得以健康有序开展。 二、严格落实管理制度,切实加强易制毒化学品管理。一是各级公安禁毒部门严格落实“凭证购买、实名登记”制度,依托易制毒化学品网上监管系统从严把握审批关。对企业(单位)申请购买的,认真审核购买单位资质、年使用量、当前库存量、购买数量、合法用途等情况,在确保正常经营、使用的前提下,从严审核其购买数量。二是进一步加强对易制毒化学品运输环节的管理,加强核查申请单位或个人是否取得购买备案证明、用途是否合法、数量是否合理、运输企业是否具有运输危险化学品资质、运输车辆是否具备运输危险化学品条件、运输路线是否合理等情况。全市公安机关对重点、大宗批次货物的实际到达情况一律进行实地核查,严防易制毒化学品在运输环节流失。三是各级公安机关集中优势力量对本辖区内易制毒化学品仓储、使用情况进行了拉网式、地毯式的摸排、检查,全面掌握辖区内易制毒化学品的库存数量、现实状态、流向动向等情况,切实做到数据翔实准确、情况不遗不漏。同时,加强对储存场所的安全监管和保卫工作的检查,着重全面深入地检查仓储场所管理制度是否完善、责任是否落实、有无漏洞隐患等,及时发现和整改仓储环节的不安全隐患,据统计,截至11月4日,共检查企业(单位)305家(次),发现管理隐患、漏洞116处,均责令限期整改,其中整改完毕87处,其余29处正在整改中。 三、认真研究,创新易制毒化学品管理模式。在通过检查发现存在隐患的基础上,市禁毒支队以市禁毒委员会名义,有针对性地拟定了《贵阳市易制毒化学品企事业(单位)等级评定管理办法(试行)》,明确对全市易制毒化学品企事业(单位)实施四级等级管理制度,并细化考核评分标准,为使我市易制毒化学品实现科学化、全方位、深层次、精细化管理奠定了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