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夯实党建工作、切实提高团队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交管局二大队党支部紧紧抓住创先争优活动这一契机,在工作中探索建立了基层“2+2”党建工作新模式,从思想上、组织上、作风上全面加强党的建设,充分发挥大队党支部的领导核心作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积极完善党建制度,以党建促队建,确保党员民警思想统一、队伍坚强有力,全力推进了公安交通管理工作的创新发展。 二大队党支部积极摸索,于2012年10月创建推出“2+2”党建新模式,即通过以一名老党员带一名新党员+入党积极分子+普通民警的党员学习新模式,在大队范围内成立了28个学习团队,用包干制形式,广泛开展传帮带,使每个团队成员在传帮带的过程中打牢政治思想基础、提高公安交通管理专业技能、帮助解决民警生活困难,使大队队伍建设、民警精神面貌焕然一新,成为交管部门党建工作中的一支独秀。 二十八个学习团队务实创新传帮带 “2+2”党建新模式始终把传帮带作为主要任务,大队以党员带头,以团队为单元,通过团队主管领导每月单独与民警谈话、每周一次团队学习、家访,强化学习、教育、管理、监督、考核,认真落实每月“三会一课”,使团队的传帮带更具贴近性和普遍性。 特别是针对新警对自己辖区不熟悉的实际情况。为了使新警尽快融入自己的工作,团队干部时常带着新警上路去熟悉公交线路、站点,以及辖区内复杂的、重点管控的路段。新警张大鹏刚来到六中队时,是刚进入交警队伍的非公安院校毕业生,对查缉道路交通违法并不熟悉,面对违章的驾驶员态度比较生硬,中队长章梁一边利用空闲时间给他讲解处理交通违章的方法技巧,一边带着他在道路上实地查缉交通违章,把教学与实战相结合,经过一年有效地引导和锤炼,现在张大鹏同志已经是大队的业务尖子。同时,大队还大力推行讲普通话制度,凡是群众问询和在执法过程中都必须使用普通话,并将讲普通话作为考核的内容之一,以提升贵阳交警的形象。 切实帮难解困提升“团队”体温 “2+2”党建新模式始终把民警的家长里短放在心上。大队2011年招录新警中有96人家在外地,每天繁忙的工作使得回家探亲成为难以实现的梦想,极大的影响到了外地民警的工作情绪。学习团队成立后,团队主管领导了解到民警的思想负担后,在中队范围内重新调整了警务工作模式,合理调整了工作时间,使得这些外地来贵阳工作的新警同志能有时间抽空回家探亲,与自己的家人团聚。 11月上旬,家住遵义湄潭的三中队民警陈波因长期与家人两地分居,中队及时调整勤务,安排两天时间让陈波回家看望妻子和未满周岁的儿子。三中队田维太也因与妻子两地分居,每轮到休息日时都要赶回铜仁老家看望妻子和刚满三岁的儿子,在家呆一晚后第二天一早就要匆匆乘车赶回贵阳,团队队长马金得知田维太的家庭实际困难后,积极帮助田维太的妻子在贵阳解决了工作,为小孩安排在贵阳第十三幼儿园上学,并帮助田维太在距工作岗位不远的地方租了房子,解决了田维太同志的后顾之忧。 完善考核机制提升“抱团”效果 为使“2+2”党建模式取得实效,大队还制定了严格的考核制度,把学习团队的周报、月报、公务员考核本、队长每月与队员个别谈心记录作为必查内容,把民警在日常道路交通勤务工作中的表现作为考核的主要内容,同时考核每个团队队长对民警的日常工作、生活的教育培训相关内容;每月大队会对各个学习团队工作情况进行考核排名,制定团队工作进度表和周排名表。每个团队每周都必须上交一份周报表,上面有每个主管领导对团队成员的思想工作情况的报告。在十月下旬的报告中,胡颋团队对某民警的评价中这样写道,该民警“工作中规中矩,欠缺主动性,有待进一步提高”,而经过两周的帮扶后,该民警的记录为“认真负责,工作主动性有所增强”。这充分说明大队的“2+2”党建工作模式有了长足的进展。 如果一个团队成员违反了相关纪律规定,那么整个团队的所有评先选优资格将被取消,在这样的工作机制下,不使一名新警成员掉队、落伍,不放弃对每一个学员的帮助,成为每个团队积极投身公安交通管理工作的动力。 党建促队建,开创新局面 党建工作做好了,民警的精神面貌就会焕然一新,关爱民警身心健康,关心民警的工作和生活,就能够进一步推进公安交通管理队伍正规化建设,更好的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二大队开展“2+2”党建模式以来,共有30名民警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大队在道路交通重点违法专项整治上大幅度上升,一个月共查缉涉牌涉证车辆410余辆,酒后驾驶机动车74起,以扎实的工作作风,过硬的组织保障,大力加强队伍建设,提高了队伍素质,提升了队伍形象,确保了道路交通安全形势持续稳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