盲人吴磊一直希望有一只属于自己的导盲犬,但全省32.4万盲人鲜有这样的机会——培训一只导盲犬,意味着花费大量的金钱和时间,而非盈利资源有限,私人导盲犬培训费用高昂,让“吴磊们”和导盲犬之间隔着一段不小的距离。 吴磊是一名盲人钢琴调音师,每次外出都必须有家人或女朋友接送。“他们没时间的话,我只能自己摸索着出门了。”他说,自己很想拥有一条导盲犬,“起码我在走路的时候不用担心被撞倒。” 但实现这个愿望并不容易。据贵州省盲人协会副主席王洪波介绍,截至目前,贵州省共有32.4万盲人,无一人拥有导盲犬。 记者从中国导盲犬大连培训基地了解到,作为盲人失而复得的“眼睛”,导盲犬的培训过程严格复杂,从挑选合适的导盲幼犬到完成导盲训练,整个过程至少要一年半以上,并需投入大量资金和人力。 作为目前中国大陆唯一一家由中国残疾人联合会批准组建的非营利性导盲犬培训机构,大连培训基地在有限的资源下,训练出的导盲犬数量极少。自2006年成立以来,截止今年5月份,仅培训出28只导盲犬,分别为北京、山西、浙江等地的盲人服务。 此外,记者联系了贵阳市12家训犬机构,仅一家老兵训犬基地可以有偿训练导盲犬。该基地的负责人黄先生介绍,他们自2005年以来,共训练出4只拉布拉多导盲犬,每只价格均在10多万元,训练时间一年以上。“但它们的主人都是家庭富裕、视力正常的人,只是因为好奇又有消费能力,所以找基地训练导盲犬。”黄先生说。 今年,我省包括吴磊在内的三位盲人,向中国导盲犬大连培训基地提出领养导盲犬的申请,并接受了“是否符合申请条件”的考察。这是贵州第一次有盲人向大连培训基地提出申请。 “申请人的家庭居住环境是否适合喂养导盲犬,居住地周围的人口密度、小区道路车辆停放等情况都在考察之列。”吴磊说。 如果进展顺利,贵州可能在未来几个月迎来第一只有“官方资质”的导盲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