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近期我市空气质量下降现象,有关专家释疑—— 贵阳空气质量总体逐年向好 ■近期空气质量下降,系特殊天气影响下的特殊情况 ■出现大范围降温降水天气,空气质量情况就会改善 连日来,我市空气质量持续下降,其中1月8日、9日、10日三天出现轻度污染、1月11日、12日中度污染,1月13日达到重度污染,首要污染物均为PM2.5。昨日,市生态文明委组织有关专家对这一现象进行说明——这只是雾霾等特殊天气影响下出现的特殊情况,从整体上来说,近年来贵阳的空气质量逐年向好。 天气等因素致使污染物聚集 省环境科学研究设计院研究员、大气环保专家李启泰解释说,PM2.5的来源主要是城市扬尘,飞机、机动车尾气排放,工业排污等细颗粒物。连日来,贵阳天气系统长时间保持稳定,空气没有发生垂直或水平对流,加上贵阳冬天风速小,致使PM2.5难以扩散,不断累积。此外,贵阳是类似“盆地”的封闭地形,在风速低、无空气流动的情况下,同样不利于PM2.5扩散。贵阳冬季取暖燃煤较多,也是导致冬季空气污染的客观原因。综合上述原因,近期贵阳的PM2.5浓度才会偏高。 李启泰说,由于气候、地形、冬季燃煤等多种原因,贵阳的空气质量一直呈现出比较明显的季节特征,那就是冬季较差,夏季较好。预计本周内,贵阳的空气质量都不会有大的变化,待冷空气到来,出现大范围降温降水天气,空气质量就会改善。 “事实上,随着贵阳电厂、贵州水泥厂、贵钢等重要污染源的搬迁,以及取缔燃煤锅炉、实施机动车尾气管理等工作的开展,近年来贵阳的空气质量有了很大改善,逐年向好。对于此次特殊天气条件下的特殊情况,市民无需过于担心。”李启泰说。 李启泰建议,在出现PM2.5污染较为严重的情况时,全市建筑工地应做到文明施工,最大限度减少施工扬尘,同时,加大对市区的清扫力度,减少地面扬尘;有关部门应加大对重点排污工业企业等的检查力度,实施更加有效的交通管理,减少拥堵和污染物排放;广大市民应自觉践行绿色出行方式,减少使用私家车,尽量搭乘公交出行。 评价体系变更造成污染指数上升 “从数据上来看,我市空气质量下降的另一个原因是评价指标体系的变更。”市环境监测中心站工程师马琳达说。 据了解,贵阳从2012年12月1日起正式实施空气质量新标准。新标准在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和PM10三个原有监测项目的基础上,增加了PM2.5、臭氧和一氧化碳三项指标。马琳达说,由于空气质量新国标采用的标准更严、污染物指标更多,因此,在空气质量新国标实施后,空气质量将从数据上表现为下降。这也是与往年相比,此次空气质量污染现象显示污染级别较高的重要原因。 马琳达提醒市民,此次空气污染的情况较为特殊,除早晨6点到10点的空气污染物浓度较高外,下午2点到晚上9点也出现了污染物浓度较高的情况,建议市民中午再开窗透气或外出活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