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溪湿地公园景色 在贵阳市的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蓝图中,花溪国家城市湿地公园是浓墨重彩的一笔。去年3月“两会”期间,花溪十里河滩刮起了一股全民植树的绿色浪潮,无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还是普通市民,无不慷慨解囊,踊跃捐款,积极参与义务植树。转眼一年过去,曾经空旷的义务植树区上,已经绿树成林。 “3·12”植树节来临之际,记者再次来到花溪湿地公园,采访了解义务植树区目前的管护状况,看看去年那些新植下的树苗现在状况如何。 义务植树区:长势良好 据了解,花溪湿地公园内的义务植树点主要有5处,总面积约320亩,涵盖了银杏、桂花、水杉、桃树、杨梅、广玉兰等30多个品种。其中,以北入口“绿丝锦绣”一片面积最大,约有150亩,由全市各区县机关干部职工和市民代表共同栽种;大将山公园入口处,由我市四大班子领导干部及市级有关单位栽种;董家堰附近一片,由市民捐款,花溪区相关部门统一采购树苗,统一栽种;以及公园中段“月潭天趣”附近的两处义务植树区,分别由花溪区四大班子领导干部和全市各企业代表栽种。 记者在四处义务植树区看到,去年新栽的树木普遍长势良好。“为确保树木的成活率,我们专门聘请了15位技术工人对义务植树区内的新栽树木进行养护。”花溪区林业绿化局副局长刘荣祥介绍说,除此之外,公园内还有专门的风景区护林员不间断开展日常巡查,及时发现并制止攀折树木、乱砍滥伐的现象发生。 据刘荣祥介绍,去年3月,在发布义务植树的绿色倡议后,市民积极响应的热情令人动容,报名电话几乎被打爆,树木栽下后,很多市民也不时会回来看看,发现个别树木因气候原因枯死时,也会第一时间和公园管理方联系,问询缘由。“但与此相比,大家在游园过程的表现就有些欠佳了。”刘荣祥说。 市民游园:文明度还应提高 今年57岁的王大忠是董家堰上水村民组的村民,从2000年开始,他便长年在大将山脉从事森林防火工作。“我的家族世世代代生活在大将山脚下,只想守护好这一方山水。”他说。 去年9月初,花溪湿地公园正式迎客后,公园管理方又组建了一支风景区护林队,并将该片区原有的森林防火队整编扩容。由于年龄偏大,王大忠调至风景区护林队从事公园的日常巡查工作,以及时发现并制止随意攀折花木、乱砍滥伐、烧灰积肥的行为。 “开园后,很多市民在游玩中不遵守管理规定,有的人直接将自行车开到草坪上,更有甚者,直接跳到北入口绿丝带广场的花海中拍照,随意践踏花草,乱丢垃圾的行为更是不胜枚举。”王大忠说,花溪湿地公园相当于我们贵阳人自己的“后花园”,希望广大市民能将植树的热情延续到文明游园中,时刻以主人翁的精神来要求自己,爱护好十里河滩的这片山水。 植树节的反思:护苗重于植新 今年“两会”期间,有人大代表提出议案,希望尽快完善立法,从法制上完善对花溪湿地公园的管理。对此,公园管理方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相关法律法规正在抓紧制定当中,湿地公园管理不久或将纳入法律管辖范畴。但在此之前,主要还是依靠市民自觉遵守公园管理规则。 “湿地公园采取的是开放式管理方式,虽然我们有大量的环卫、城管和风景区护林员在不间断的巡逻、值守,相关设施设备也在逐步的完善和改进当中,但是管理的难度依然很大。”该负责人表示,希望广大市民能认识到文明游园的重要性,从一点一滴做起,爱护十里河滩的一草一木。 “其实植树节的意义不仅仅是在于每个人都要在植树节这天去种一棵树,而是通过这个节日,使我们大家来长期关注绿化、环保的问题。植树造林是一件利在当今,功在千秋的大好事,爱护树苗,养护树林更是我们每一个人的责任。”采访中,公园多位管理人员这样理解植树节的含义。同时,防火期即将到来,他们希望市民们游玩时不要随意携带火种进入大将山景区,以免引发森林火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