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输货物的火车刚刚停稳,大型龙门吊就迅速贴近,先用巨臂将集装箱高高“抓起”,再将其稳稳放入收货坪。几名工作人员立即跟进,打开集装箱后,迅速为箱内货品贴上数字标签。此后,搬运工驾驶叉车,把这些有“电子身份证”的货物运往仓库堆放。如今,这样繁忙的场景,已成为贵州物资储运总公司物流中心的工作常态。 “通过大型机械的帮助,依靠信息化管理,贵储物流装卸一个集装箱,只需15至20分钟。”贵州物资储运总公司总经理钱永军说,公司组建于1964年,成立之初,年货物吞吐量仅5万吨,承接的业务以烟叶、煤炭、粮食等为主,货物装卸全靠工人手提肩扛。同时,贵储物流地理环境亦不优越,当时的富源南路还属于远郊,基础设施建设滞后,货物要运往主城区,至少需要3个小时。“闭塞的交通环境,严重制约了企业发展,‘立足贵阳辐射全省’成了一个可望却不可及的目标。”钱永军说。 “不过,随着贵阳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曾经的劣势变成了优势,贵储物流开始进入高速发展期。”钱永军说,2009年,环城高速修到了公司门口,贵储物流与高速路网实现接驳;2011年,与贵储物流中心一墙之隔的西南地区最大铁路物流集散地——改貌货运中心投入运营,强化了企业的铁路交通优势;小孟工业园的强势崛起,又为贵储物流提供了产业支撑…… 交通与产业的双重裂变,为贵阳物流业的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以贵储物流为例,仅在2011年,该公司就与220余家企业达成合作协议,而目前入驻贵储物流中心的经营户已达407家,货运吞吐量达320万吨。众多企业的入驻,让贵储物流10万平米的库房供不应求,“扩容增量”成了企业发展的新目标——未来三年,贵储物流将完成30万平米现代化立体仓库扩建计划,将货物年吞吐量提升至600万吨。 “在扩大体量的同时,我们也在不断尝试,希望发展成为一家现代化物流公司。”钱永军说,在做大做强传统公路、铁路运输的同时,贵储物流将输油管道铺到了物流中心,丰富了货物的运输模式。“贵州、贵阳的快速崛起,将为我们提供更好的发展机遇,到‘十二五’末,公司的产值预计将达到2至3个亿,并将成为一家立足贵阳、辐射全省、联系西南的大型物流企业。”谈及未来,钱永军信心满满。 本报记者 贺敏 路榕 专家点评 紧抓发展契机 加快转型升级 ——访省经济学会常务副会长龚晓宽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适应国内外经济形势新变化,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把推动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着力激发各类市场主体发展新活力,更多依靠现代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带动,更多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驱动,更多依靠节约资源和循环经济推动,更多依靠城乡区域发展协调互动,不断增强长期发展后劲。 “公路、铁路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将推动物流业加速发展。”龚晓宽说,黔灵山脉、南岳山脉曾一度横亘在贵阳各区域之间,但随着环城高速公路南环线、黔灵山路、北京西路、甲秀南路、机场路等道路的贯通,天堑已变通途。目前,“三环十六射”骨干路网建设即将全面收官,贵阳中心城区交通将更加畅通、物流环境也将得到进一步改善。 龚晓宽认为,贵阳快速铁路网建成后,贵阳综合货运系统将形成二戈寨、观山湖、扎佐三大物流园区及开阳、息烽等9个物流中心的联动格局。“贵阳物流业正进入发展的‘黄金期’,大物流时代已经到来!”龚晓宽说,贵阳物流业要紧抓发展契机,加快转型速度,并按照现代服务业的发展需求,进一步丰富服务业态、更新经营理念、创新盈利模式,为实现“一先二超一提升”目标做出更大贡献。 路榕 贺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