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贵阳之窗

贵阳之窗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贵阳 贵州 金阳
贵阳之窗 贵阳之窗 贵阳 查看内容

“穷荷包”变“金荷包”

2013-1-21 10:26| 发布者: 贵阳之窗| 查看: 1729| 评论: 0

“穷荷包”变“金荷包”

“穷荷包”变“金荷包”

上世纪90年代初的普定马官镇荷包村,人多地少,经济收入主要以种植传统农作物为主,人均收入普遍偏低,是远近闻名的“穷荷包”。

2011年,荷包村人均收入7000多元。

是什么让荷包村从20年前村民连吃饭都成问题的“穷荷包”变成了如今漂亮富裕的黔中新村呢?

1991年,39岁的张克蕊种菜养猪赚了钱,成了村里的名人,在村民们的推举下担任村妇女主任。

张克蕊把自己种菜和养猪的技术无偿传授给群众,希望全村人都能拔掉穷根过上幸福生活。但由于思想观念陈旧、资金技术跟不上等原因,部分跟着她搞种养业的村民出现亏损。

1996年,张克蕊被村民选为荷包村副主任。吸取几年前的经验教训,张克蕊邀请技术人员到村里为群众现场讲课,带领部分党员、群众外出参观学习,并挑选出张萍等3户有积极性、文化素质较高、经济实力较好的群众作为示范,率先发展早熟蔬菜和生猪养殖,并让丈夫无偿指导村民种植蔬菜和建生猪示范养殖场。

1997年,张萍等3户每户实现经济收入5000多元。随着张萍等人“发财”的消息在村里传开,很多村民找到张克蕊,要求参与发展蔬菜种植和生猪养殖。张克蕊把张萍等3户集中起来,要求她们每人带动5户发展种养业,带动村民一起脱贫致富。

2005年,张克蕊被推选为荷包村党支部书记,成了荷包村的“领头羊”。

她积极争取项目资金,为村里安装自来水、有线电视;硬化入村入组公路,修建机耕道,使1000余亩土地实现机耕……

为把荷包村建成早熟蔬菜种植基地和生猪养殖基地,张克蕊借助“党员农贷快车”,为荷包村先后贷到了300余万元的贷款。

2009年,荷包村有蔬菜种植户200余户,年收入150余万元;有生猪养殖户30余户,年收入近20万元;另有从事运输、建筑、加工等行业的群众100余人,年收入100多万元;全村人均收入达3000多元。

2010年11月22日,时任省长赵克志到荷包村调研,看到整洁的入村公路、规范的办公室、飘香的菜园,便深有感触地拉着这位从地头起来的女支书张克蕊说:“你是好样的,我们的好支书!”并指示:“荷包村经济发展要提升一个台阶,需建设一条村级大道,突破村级道路狭窄的制约,把荷包村打造为黔中新村——金荷包”。

为认真落实好省领导的重要指示,市、县领导多次到荷包村调研查看项目推进情况。张克蕊在有关部门帮助指导下,花12万元请来专家“把脉”,编制了“荷包村十二五规划”,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建设荷包村“新村大道”和黔中新村项目。

如今,30米宽的“新村大道”已全部竣工,便民利民服务中心、群众文化广场也将投入使用;紧接“新村大道”通往金铭公司的“金荷路”两旁将成为新兴的花卉基地。

荷包村还成立了蔬菜产业协会、生猪养殖协会,“马官镇荷包村农工贸有限公司”将成为一个集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三化”同步发展的黔中新村。

张克蕊这个年近60的当代的“女愚公”,带领群众实现了从“穷荷包”到“金荷包”的华丽转身,面对成绩,她觉得很欣慰,但更多的却是淡定与从容。(陈海)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最新聚焦
  • 痛心!中年男子患青光眼2年未在意 现右眼已
  • 平安财险毕节中心支公司深入乡村开展森林防
  • 平安财险遵义中心支公司深化党建共建 助力
  • 百度好奇嘉年华 9月18日邀您赢取千元大礼
  • 沿河县:黑水镇扎实开展高考和端午节期间道

LOGO下载|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4 本站仅为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网友投递或发布,本站对内容真实性不负任何保证,请网友自行查别。 版权所有  备案号:黔ICP备16010202号-1  Powered by Discuz!X3.2 Licens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