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离婚了,她还在照顾患有精神分裂症的“小叔子”,邻居都说: 与其说是嫂子不如说是亲娘 在南明区机场路社区园林路有一位退休女教师陈俭德,离婚后,仍3年如一日照顾患有精神分裂症的前夫的弟弟,她的仁善之举被街坊邻居传为佳话。 “小叔子”因情而疯大嫂独挑重担 1971年8月,22岁的陈俭德与吴学银的大哥成了家,膝下有一子一女。2005年,任教34年的陈俭德退休,用退休工资维持家用。可是2007年7月,吴学银的大哥与陈俭德感情破裂,吴学银的大哥重新建立了家庭。 而在2003年,小叔子吴学银把所有的情感投入到一个离过婚的女人身上,可这个女人不为所动。为此,吴学银患上精神分裂症。其大哥把吴学银送到一家安定医院医治,在治疗期间他的病情多次反复发作,院方为此要求家人把其接回家。 从医院接回来后,吴学银无人照顾,生活来源无助。看到小叔子变成这样,陈俭德又伤心,又生气。气的是吴学银的家人没有给予他更多的关爱。于是,陈俭德下决心接下照顾吴学银的差事。 一直以来,尽管小叔子疯疯癫癫,但还算好的是,吴学银还能听陈俭德的话。 在照顾原小叔子吴学银的同时,陈俭德还在照管两个年幼的孙子,每天都是背着一个,拉着一个,爬坡上坎地给吴学银送饭菜送,一口一口地喂他吃后,才回到家中,给两个孙子做吃的,自己都是最后才能吃。 陈俭德说:“这些年来早就习惯了,我给他洗脸、擦身、喂饭,天天都围着他转,不嫌脏是不可能的,但我看到他也是一条生命,又怎么能因为嫌脏就撒手不管呢?不管别人怎么说,我只要做到问心无愧就行了。” “与其说是嫂子不如说是亲娘” “与其说是嫂子,不如说是亲娘,如果没有他大嫂照顾他,吴学银可能早就饿死、冻死了。”机场路社区主任汪云贵说,陈俭德每天给吴学银换一次衣服,一个星期为其洗一次澡,一个月为其剪一次发,还每天都要对其房间进行冲洗。陈俭德这样照顾与自己毫无血缘关系且又患有精神分裂症的“小叔子”,很令人佩服。 只要提起陈俭德照顾精神分裂症小叔子的事儿,邻居们个个跷起大拇指,称赞不已,邻居们都称她为“嫂娘”。听到这样的称赞,陈俭德只是笑笑。 在采访陈俭德时她说道:“我认定了一件要做的事,就一定把它做好,这样才能对得起自己的努力和付出,这样才能善始善终。” 经过龙洞社区的多方协调,2011年12月31日,吴学银已被送到贵阳市精神病人康复医院接受医治。 据陈俭德说,吴学银在康复医院住院以来,每个月都要去看望他两次以上,每一次都要给他收拾一些换洗衣物、带上生活费、成人尿不湿和最他爱吃的肉包子。每当看着他狼吞虎咽吃肉包子时的场景,眼泪都会忍不住流出来。陈俭德还告诉记者,如果治疗没什么效果,我还会一如既往地照顾他。 每一次看着吴学银走进病房的背影,她都默默地祈祷:“希望小叔子能康复出院,过上属于自己的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