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个区别对待一项重点实施 毕节市工商局努力创新考评管理机制出实效 2011年以来,毕节市工商局以“双考双评双挂钩”动态跟踪考核管理机制为抓手,通过“四个区别对待、一项重点实施”,不断创新考核管理模式,有效激发了全系统干部职工热爱本职工作,积极投身试验区建设的工作热情,在食品安全、市场监管、消费维权、党的建设及服务试验区经济发展等方面都取得了良好的成绩,有效推动了全市工商工作的全面发展。 一、区别对待不同的考核主体,解决指标笼统、主体单一的问题。对县(区)工商局(分局)领导班子、班子成员的考核评价与市局各机关科级干部考核评价区别开来,将对县(区)局(分局)的年度工作目标绩效考评与市局各机关科室的年度绩效考评区别开来,对不同的考核主体量身定做相应的考核指标,从而使考核评价更准确、更科学、更富针对性。 二、区别对待动态管理和静态考核,解决年终一锤定音可能引发的不全面、不客观问题。即对常规工作目标按季度进行量化打分,实行静态考核;其它重点、专项、临时工作目标则采取适时随机考核办法,实行动态管理。建立各县(区)局(分局)领导班子成员和市局科级干部动态跟踪考核信息档案,跟踪考核内容为:季度工作,阶段性重点工作和重大项目,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和重大自然灾害等应急处置工作的完成情况。 三、区别对待加分和减分因素,解决干好干坏一个样的问题。即对于受到县级以上党委政府表彰或以文件转发、召开现场会等形式推广经验的,政风、行风评议结果位于当地前三名或者存在依法查处大案要案等情况的,将列入加分范畴。而对于工作不力,明查暗访中发现问题并通报的,被群众来信来访或举报反映业务工作问题,以及存在政务公开不落实、咨询答复不及时等情况,经核实通报后将列为减分因素。加减分都采取平时认定、年终一次性计算得分的考核,同时该局还将渎职失职,工作中发生重大问题等五种情况列为了“一票否决”内容,从而突出了考评的严肃性和公正性。 四、区别对待考评结果,解决奖罚不明的问题。即把考核评价意见和结果作为干部任用、奖惩、培训的重要依据,真正实现奖勤罚懒、优上劣下。 五、实施目标绩效流动红旗评比制度,进一步创新管理机制。评比制度采取量化打分的方式,按照科室打分、综合考评、党组决定、结果公示的程序进行。获得前三名的工商局(分局)将被授予“流动红旗”,评选结果将纳入年终考评并占一定分值,而红旗每季度即“流动”一次、届时重新考评颁发,从而杜绝了“一奖即终身”的弊病所在。 考评管理模式的创新充分调动了全系统干部职工的积极性,在毕节市局党组的带领和全系统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下,2011年毕节市工商局各项工作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一是食品安全监管工作中的多层次行业自律体系建设经验得到国务院食安委的肯定,并向全国推广;二是在贯彻落实省局党组“五摒五树”执法理念,准确把握服务和监管的辩证关系中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在全省工商系统作风建设工作会议上作经验交流发言;三是在规范行政执法行为的法制工作,得到省局高度肯定,名列全省第一,两名同志被评为全省“五五普法依法治省”先进个人,市局被评为全省工商系统“五五普法工作”先进集体;四是消费维权“一会两站”建设得到市委、市政府的鼎立支持,纳入“五园新村”同步建设,为抓好这项民生工程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五是党的建设、队伍管理上了一个新台阶,连续三年全市工商系统人事教育工作在省局对口处室打分中排列第一,市局机关五支部被评为全市五好离退休干部党支部,黔西县局机关党委荣获全市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六是市局党组提出的“三个一、三个五、一个六”的工作目标,实践证明符合系统发展需求,为圆满完成2011年各项工作任务提供了坚实的保障;七是勤政廉政工作得到市委肯定,荣获全省廉政勤政建设先进集体荣誉称号;八是2011年全年工作在全省排名第二,实现了毕节工商工作的历史性突破,并得到市委政府的高度肯定。毕节市委书记秦如培同志在听取毕节市工商局2011年工作汇报后批示:市工商局工作有创造性、成效明显,望新的一年在发展非公经济方面取得“大突破”。 (毕节市工商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