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贵阳之窗

贵阳之窗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贵阳 贵州 金阳
贵阳之窗 贵阳之窗 贵阳 查看内容

开放带动:毕节提速强力引擎

2013-3-11 02:29| 发布者: 贵阳之窗| 查看: 1644| 评论: 0

对外开放,是实现富民强市的必由之路;对外开放,是推动毕业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强大动力。

如何把区位优势变成开放优势、把资源优势变成产业优势、把文化优势变成人才优势,毕节试验区在1988年成立之初,就在不断探索进一步解放思想,实行全方位开放。24年的实践经验证明:先开放、先发展;大开放、大发展;小开放、小发展;不开放、难发展。

开放带动,已然成为富民强市的首选战略,已然成为毕节市实现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强力引擎。

积极搭建平台 强势招商引资

2012年9月9日,我市组队参加第二届中国(贵州)国际酒博会,共组织签约项目40个,投资金额 322亿元。其中,进入第二届酒博会投资项目省集中签约项目11个,签约金额160.9亿元。活动期间,我市还在贵阳成功举办“毕节市招商引资专场推介会暨项目签约仪式”,邀请来自北京、上海、香港、河北、山东、浙江、江苏、福建、广东、广西、湖南、湖北、重庆、云南、四川等地的130多位企业家出席。这很好地体现了我市在推进招商引资工作高位发展过程中付出的努力。

随着国家和省对毕节试验区政策支持力度的逐渐加大,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深入实施,工业强市战略和城镇化带动战略的强力推进,毕节试验区已经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开始了“强市升位、跨越发展”的新征程。早在2011年,毕节市委、市政府就发出《关于加强招商引资工作 进一步扩大开放的实施意见》,要求全市上下要抢抓“十二五”时期毕节试验区经济社会实现大发展、大跨越的战略机遇,要充分认识到加强招商引资工作、进一步扩大开放对加大投资、扩大增量及调整、优化产业结构、经济结构,破解发展“瓶颈”,推进试验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的重要意义,切实增强招商引资扩大开放的责任感和紧迫感,采取强力措施抓好招商引资扩大开放各项工作。

2012年是全市“招商引资年”,我市紧紧围绕招商引资实际到位资金“确保900亿元、力争1000亿元”目标任务,以“投资拉动、项目带动、招商推动”为总抓手,紧紧突出工业项目重点开展招商,超前谋划,真抓实干,强力推进全市招商引资工作,招商引资实际到位资金保持高位增长。截至2012年11月底,全市招商引资累计实现到位资金886.09亿元,同期增长56.31%,总量列全省第三。全市实现省外(含境外)招商引资到位资金597亿元,同比增长43.86%,预计全年可实现到位资金940亿元左右。同时,我市招商分局工作成效明显。

截至2012年11月底,全市14个招商分局共签约项目105个,签约资金182.38亿元,落地建设项目106个,实现到位资金30.17亿元,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56.92%,在谈项目141个。

一连串喜人的数据来自于坚定执着的信心和决心,来自于不断探索的勇气和毅力。

扎实抓好各项基础工作是我市招商引资取得傲人成绩的关键。为了完成2012“招商引资年”的各项目标任务,我市超前明确年度工作思路和重点,科学制定和分配年度目标任务;围绕全市政策、区位、资源、园区建设、投资环境、产业及投资重点等方面,组织编印了《毕节市投资指南》,并通过各种宣传推介渠道发放15000余册;科学谋划和编制招商引资项目,征集462个投资总额3115亿元的宣传推介项目进入项目库,优选100个投资额为393.65亿元的宣传推介项目上报省投资促进局、《贵州招商引资项目册》和贵州省招商引资网项目库平台。先后4次编印《毕节市招商引资重点推介项目册》,涉及能源化工、装备制造、高新技术、特色食品药品、现代农业、商贸物流、旅游、社会事业等行业项目331个,投资总额达3264.62亿元。同时加大招商活动拟签约项目的调度和筛选,确保项目质量。按照“一周一调度一汇总一通报”的要求,共印发签约项目调度《情况通报》16期。组织发改、工能、规划、国土、环保等相关部门对“2012贵州?香港投资贸易活动周”、“第二届中国(贵州)国际酒类博览会”、“第五届毕节试验区招商引资投洽会”、“毕节市长三角区域招商引资推介会暨项目签约仪式”和“毕节市赴成渝地区招商引资推介会暨项目签约仪式”等五次省市大型招商引资活动拟签约项目进行评审和认证,有效提升了签约项目落地实施的可行性,上报项目的结构和质量得到了省政府领导和省组委会充分肯定和表扬。

一年来,我市积极组织和参加各类招商引资活动,推进招商工作高位发展。相继参加、组织各类招商引资推介及区域间经济交流协作活动共22次,活动区域涉及马来西亚、新加坡、香港、北京、重庆、浙江、新疆、海南等国家和地区。

其中省层面的活动有:2012年3月20至29日,赴马来西亚、新加坡、香港三地举办招商推介活动。采取分组对接和自行与商会、知名企业座谈等方式,共与40余家企业和商会进行了接触,与部分企业和商会达成初步投资意向。5月9日,赴北京参加“贵州省政府举办500强企业合作发展座谈会”。5月17日,参加“第十五届渝洽会”,并在“贵州投资机会推介会”上重点推介煤电一体化和民族民间文化创意产业园项目2个,赢得了与会客商青睐。6月10日至13日,参加了由省委、省政府在香港举办的“2012贵州?香港投资贸易活动周”活动,我市签约投资项目11个,投资总额19.58亿美元,仅次于贵阳,全省排名第二。我市报送的项目在结构与质量均得到省政府领导的充分肯定,并多次进行表扬。上报的11个签约项目全部保留且纳入此次活动成果进行统计,享受省集中签约项目优惠政策。7月26日,参加在北京举行“贵州·中外名企千亿优势项目对接会”。9月3日至7日,组团参加了新疆乌鲁木齐举行的“第二届中国亚欧博览会”。 9月26日,组团参加在贵阳世纪金源大酒店举行的“落实湘黔两省政府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机制启动暨贵州湘商联合会五周年活动”。11月21日和23日,参加省政府分别在佛山和东莞举行招商推介活动。11月28日至12月2日,参加在海口市举行的“第八届泛珠三角区域合作与发展论坛暨经贸洽谈会”。会上,七星关区政府与海南瑞泽新型建材股份公司成功签订了“长春堡建材工业园建设项目”,总投资额13亿元。会议期间,我市成功举办了“毕节市招商引资座谈会”,邀请80余家企业负责人出席会议。

市层面活动有:4月8日,在毕节学院隆重举行的“第五届毕节试验区招商引资投洽会暨项目签约仪式”,成功签约项目53个,总投资额497.3亿元。来自香港、北京、天津、上海、重庆及部分华侨华商代表300多位企业家应邀参加了会议。4月26日,在团中央的大力帮助和支持下,充分运用中国青年企业家协会在中央社会主义学院举办培训班的平台,在北京举行了“毕节试验区产业发展研讨会”。5月15日,在七星关区成功举办了“中国青年企业家协会百名企业家赴毕节试验区投资贸易洽谈会”。5月23日,在香港君悦大酒店成功举办了“中国·贵州省毕节市香港投资推介会暨项目签约仪式”,签约项目7个,投资金额85.5亿元人民币。7月18日,在杭州成功举办了“贵州省毕节市长三角区域招商引资推介暨项目签约仪式”,共组织签约项目58个,投资金额432.41亿元。8月23日,在重庆成功举办了“贵州省毕节市赴成渝地区招商引资推介暨项目签约仪式”,共组织签约项目44个,投资金额304.7亿元。12月13日,在七星关区成功举办了“毕节-台湾中南部交流合作项目推介会”。此次推介会的成功举办,进一步加大了台资企业在毕节的投资力度,也必将推动毕节与台湾各界的交流与交往再上新台阶。

抢抓政策机遇

外贸进出口实现逆势增长

2011年,我市共实现出口1927万美元,进口27万美元. 对全市的经济拉动仅占极其微小的比例。外贸出口总量偏小,出口产品结构单一,进出口企业多为中小型民营企业,“走出去”、“请进来”力度不够,加之缺乏出口平台和出口鼓励政策,导致产品异地出口严重,被替代性较大,仅2011年就有9886万美元进出口额流失,其中包括力帆时骏振兴集团、金河化工有限公司等重点进出口企业。

面对严峻的外贸进出口形势,2012年,我市乘着国务院出台《关于进一步促进贵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的东风,大力实施“引贸入毕”工程,全市外贸进出口实现逆势增长。

我市从广东、福建、浙江等地引进毕节诺舒达商贸有限公司、毕节市佳达商贸有限公司、毕节捷尼尔商贸有限公司等进出口企业,进一步扩大了进出口企业规模。

同时,深入实施市场多元化战略,指导和帮助企业进一步挖掘市场潜力,充分利用我国和东盟各国实行零关税带来的机遇,进一步扩大我市对东盟化肥、中药材、茶叶、大蒜、白酒、烤烟等产品出口和橡胶、硫磺等资源性产品、原材料进口。加大我市企业赴东盟促销、商标注册、广告宣传等活动的政策倾斜和资金扶持。在巩固和扩大欧美、日本等传统市场的同时,加大对中亚、中东、非洲、拉美等新兴市场的开拓力度,扩大市场发展空间。创新市场开拓方式,坚持内外发展并举,外贸、外资、外经联动融合,促使更多企业走向国际市场。坚持以品牌拓展市场,以取得海外市场的产品认证资格等。实施“走出去”战略,精心组织企业参加国际知名展会,2012年组织100多户进出口企业参加广交会、法国食品展、韩国釜山国际食品展、意大利米兰国际工艺品销售展等20余个国内外大型展会,多渠道、多方式推销毕节及自身产品,扩大毕节试验区产品国际影响力。指导进出口企业申报和积极争取中小企业国际市场开拓资金、外经贸区域协调发展资金、农产品出口扶持资金、开发区补助资金等1605万元(不含省直报我市企业的200多万元)。以经济开发区为依托,大力培育出口龙头企业,积极推进五大出口基地建设,抓好毕节经济开发区装备制造业出口基地、大方、纳雍、威宁以芸豆、皱椒和中药材等特色农产品为主的出口基地、织金化工产品等外贸出口基地建设,扩大我市外贸出口规模。

2012年,我市新批进出口企业63户,完成对外贸易进出口3.24亿美元,超额完成全年任务数2.99亿美元,增速全省第一,是整个“十一五”期间进出口总额的29倍多,是我市外贸进出口历史最好水平。一举改变了我市进出口总量偏小的局面,为推动我市设立海关、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口岸等开放载体建设,把我市打造成内陆山区对外开放高地奠定了坚实基础。

来源:毕节日报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最新聚焦
  • 百度好奇嘉年华 9月18日邀您赢取千元大礼
  • 沿河县:黑水镇扎实开展高考和端午节期间道
  • 贵州省深入实施就业优先政策 今年计划新增
  • 赞!贵阳大数据交易所将建中国最大数据流通
  • 贵州省强化民企防范化解风险能力促进民营经

LOGO下载|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4 本站仅为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网友投递或发布,本站对内容真实性不负任何保证,请网友自行查别。 版权所有  备案号:黔ICP备16010202号-1  Powered by Discuz!X3.2 Licens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