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记者从市非公办获悉,为让遵义市民营经济不断发展壮大,市相关部门提升服务效率、加快市场体系和信用建设、加大合法权益保护力度,为我市的民营经济发展亮起“绿灯”,多举措助推民营经济发展。 2012年,预计全市民营经济生产总值达到651.8亿元,占全市经济总量的48.5%。民营经济新增就业人员66500人,从业人员总数达到292万人(含一产从业人员200万人)。民营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19.7亿元。新增民营企业5953户,全市民营企业总数达到26455户,注册资本达到754.68亿元。新增个体工商户27569户,全市个体工商户总数达到180072户,注册资本达到86.7亿元。民营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19.7亿元。交纳税金超过66亿元。 为进一步提升服务效率,我市继续深化“简”、“优”、“限”工作。在之前工作的基础上,行政许可审批项目再减少79项,非行政许可审批项目再减少3项,办理承诺时限再压缩。全市党委、政府及相关部门健全首问负责制、岗位责任制、服务承诺制等8项工作制度;设立工作投诉举报电话915个;建立“服务接待”窗口2152个;完善相关制度6465个。33个市直单位编制完成了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细化标准及配套制度并公布,11个单位由国家或省级部门统一制定了细化标准。市物价局等单位编制并公开发布了《遵义市行政事业性收费目录》,取消收费项目16项,注销收费许可证31个。进一步加大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市科技局、市工能委等单位在市、县(市、区)设立了中小企业、白酒检验检测、竹木加工检测、茶叶加工检测等公共技术服务平台作用明显。市工能委等单位切实开展“中小企业服务年活动”,在政策咨询、投融资、创业创新、提升管理等6个方面采取26项具体措施为民营经济开展服务,1200余户“小老板”和2800余名民营经济人士受益。 去年,我市加快完善市场体系和信用建设。大力推动汽车、茶叶、家装建材、购物、白酒、特色商品、物流等大型交易市场和513个农家店、17个农村配送中心、33个中心城区标准民营农贸市场建设,全市市场体系日趋完善。同时,市工商局、人行遵义支行等单位“按照一年基本建设,两年完善提升”的总体要求,建成了市场主体诚信信息网络平台和中心数据库,开通了“遵义市市场主体诚信信息网”。 为加大合法权益保护力度,市、县(区、市)纪委建立了“纪委委员联系重点民营企业”相关工作制度, 35名市纪委委员和1名党外副局长共联系98户重点民营企业,全市共有351名纪委委员联系重点民营企业565户,先后组织召开座谈会99次,帮助解决实际问题203个。职能部门也切实加大维权工作力度。市、县(区、市)公安机关均内设了“非公办”,切实加大民营经济领域案件的查处力度,2012年共侦破民营领域案件530余件,涉案金额超过5亿元。 来源:遵义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