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之窗讯 5月25日,作为第十五届中国科协年会系列活动之一的“走进气象·寻‘爽’贵阳”科普体验系列活动启动。 据介绍,为期2天的此次活动,涉及互动式气象科普专家讲座、气象科普志愿者体验等内容。期间,中科院院士吴国雄、“气象先生”宋英杰将参与活动。 其中,互动式气象科普专家讲座,围绕“中国避暑之都”打造、“爽爽的贵阳”如何“爽”、贵州天气气候特点、气候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贵阳生态文明建设,以及旅游资源开发、气象灾害防御等科普知识进行讲解。 气象科普志愿者体验活动,则将组织年龄从9岁至38岁的30名志愿者,前往贵阳高空气象探测站、贵阳国家基准气候站、贵阳气象科普馆、清镇市大冲村气象多功能信息服务站、红枫湖人工影响天气炮站等,实地体验和了解天气气候知识和天气监测预报预警业务、公共气象服务等内容。 延伸阅读: 昨日启动的“走进气象·寻‘爽’贵阳”科普体验系列活动,向各界介绍了夏日贵阳的“八爽”: 温度适宜——夏季平均温度22.9℃,属于凉爽舒适型; 湿度适中——夏季雨水丰富空气湿润,相对湿度在75%左右; 风速有利——2—3米/秒的轻风,使夏季的贵阳气候舒适; 日照时数短、紫外辐射少——夏季的贵阳是全国乃至全球,紫外辐射最少的地区之一; 空气清洁、水质优良——贵阳的降雨量较大且夜雨多,起到了对天空的“清洗”作用,年降水量达1100毫米,天然降水循环补充及众多的湖泊水库有利于城市水资源储备; 海拔适宜——最适合人类生存的海拔是500~2000m,最适合人类生存的大气压是750~950hPa,贵阳两者兼具; 耗能少——素有“天然大空调”之称的贵阳,由于高原和地形原因,自然通风条件好,居民建筑和公共场所多依靠自然通风调节室温,夏季降温电气设备使用率低; 空气负离子高——森林覆盖率超40%,空气负离子浓度较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