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之窗讯:2013年,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复杂和不确定性,使煤炭市场走势持续恶化,马场煤矿“3·12”事故的不期而遇,又给了水矿集团一击重创。 面对恶劣的内外环境,水矿集团于危难时刻勇担重责,在客观、深入分析自身“短板”的基础上采取系列措施,重振士气,以二十余种宣传教育,固化职工的安全思想;用“钢规铁律”,给管理人员戴上“紧箍咒”,从源头上防控安全事故的发生;沉着冷静,按照“稳三年看五年”的思路,对生产矿井从战略布局上进行调整,推进企业步入了健康良性发展的轨道。 以宣传教育治疗职工大脑“顽疾”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有什么样的思想就会有什么样的行动”。 水矿集团采取二十余种宣传教育培训方式、方法,向干部和职工灌输《煤矿矿长保护矿工生命安全七条规定》、“十个严禁”等法律法规和安全知识,并深入开展多种安全主题活动,彻底给全体职工“洗脑”,使“安全第一、生命至上”意识切实固化于职工脑中。 该集团利用水城矿工报、水矿电视台、水矿网站、宣传栏、宣传橱窗、标语横幅、电子屏幕、广播等宣传工具,大力宣传报道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和所属单位宣传贯彻情况。 生产矿井单位积极组织开展井口“关注安全、关爱生命”安全送温暖、井口文艺演出、播放安全教育光碟、安全主题宣讲、井口安全知识问答、安全知识抢答赛等活动,让每位职工接受安全教育,并让职工和家属签订安全责任书。 深入开展“领导班子成员安全思想大整顿”、“保护矿工生命安全特别行动”、“保护矿工生命,矿长守规尽责”等主题实践活动,并将持续到12月31日,使“安全第一、生命至上”意识切实固化于全体干部和职工脑中。 目前,水矿集团所属31个二级单位已将宣传教育和主题活动延伸到区队和全体职工中,工程技术人员、普通职工代表、先进模范人物、离退休职工、党员和团员青年等不同层面群体,围绕主题各抒己见,献计献策,倾力于企业安全发展。 “钢规铁律”给管理人员戴上“紧箍咒” 要从人这个源头上防范控制安全事故的发生,就必须以“钢规铁律”给管理人员戴上“紧箍咒”。 水矿集团痛下决心,结合近期发生的几起煤矿安全事故,深刻分析引发事故的主观因素,认真对照岗位职责和上级要求,主查个人在安全生产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短板”, 不留情面地自揭伤疤,切实剖析影响安全生产的深层次、普遍性问题。 “七条规定”,严规铁律,188个字,字字咬钢嚼铁,条条都是高压线,“七个严禁”绝不能碰,碰了就是“踩地雷”。水矿集团班子成员对此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钢规铁律”成了管理人员头上的“紧箍咒”: “停产整顿复产验收中查找出的各类隐患,必须制定整改落实方案和责任落实表,明确公司领导、机关部门、矿井的整改责任人、整改时限”、“转变机关部室职能,加强自身建设,树立威信,解决严不起来、落实不下去的问题”、“执行煤矿产量限额红线管理、矿长记分和黑名单管理等制度,坚决杜绝重特大事故发生”。 进一步明确公司副总师及以上领导对各矿实施安全包保,各矿副总师及以上领导对所属区队实施安全包保,严禁各矿副总师及以上领导异地居住、遥控指挥。 实行安全生产考核“双挂钩”制度,即:领导干部考核任用与安全生产挂钩,安全生产与领导干部工资薪酬挂钩的“双挂钩”制度,全面落实煤矿领导现场带班制度,建立隐患排查整治约谈问责制度,强化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 5月20日,又一条新规出台:集团年产值达20亿元以上的新建业公司,无论任何工作,只要是领导干部执行不力造成安全生产发生事故的,督查问责一律从领导干部开始,从上往下追究,决不姑息迁就,决不下不为例。 …… 一条条“钢规铁律”的出台,显示了水矿集团敢于担责、倾力解决安全生产中存在问题的决心、信心和勇气。 以执行力打造健康“肌体” 为增强执行力,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水矿集团围绕“三高一低”(高效率、高效能、高效益,低消耗),按照“稳三年看五年”的思路,对生产矿井从战略布局上进行调整,推进企业健康发展,力争三年内有根本改变。 《当代贵州》“重视执行力这个大问题”等关于执行力方面系列文章和书籍,成为水矿集团的教科书,被推荐发放到中层以上干部中;5月8日至年底,将在全公司开展“解放思想,转变作风,狠抓落实”大讨论活动,以巩固各项主题活动成果。 同时,围绕“经营统领生产”的理念,积极开展“管理提升年”活动,大力开展清仓利库,要求领导干部带头学习先进企业的经验,善于为我所用,建立良性生产秩序,完善企业内控体系建设,倾力实现“三高一低”管理目标。 4月26日,水矿集团成立西南天地煤炭科学研究院和六盘水煤矿安全培训中心,开展煤矿开采技术研究、煤机装备研发、灾害治理研究应用及煤矿安全生产培训等工作,这些都将为水矿的安全生产提供有力的支撑。 “新的征程上,公司上下将团结一心,不等待,不观望,振奋精神,激发斗志,同心同德,点燃激情,共创水矿美好未来。”水矿集团董事长、党委书记王祺对企业的未来充满了自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