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第8个“文化遗产日”来临前,农业部公布了我国19个传统农业系统为中国第一批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我州“从江侗乡稻鱼鸭复合系统”以传统的稻鱼鸭共生农业生产模式获此殊荣,属我省唯一。
早在2002年,中外专家开始为“从江侗乡稻鱼鸭复合系统”申报联合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地。其在2011年6月联合国粮农组织在北京召开“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国际论坛”,就被列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试点,现正式成为我省唯一的农业文化遗产地。 从江县位于黔东南层峦叠嶂的月亮山里,清澈的都柳江畔,那里是典型的侗族人集中聚居区。每年谷雨前后,侗乡人劳作的身影就出现在层层的梯田里。秧苗插进了稻田,鱼苗也就跟着放了进去,等到鱼苗长到两三指,再把鸭苗放入稻田。稻田为鱼和鸭的生长提供了生存环境和丰富的饵料,鱼和鸭在觅食过程中,不仅为稻田清除虫害和杂草,大大减少了农药和除草剂的使用,而且鱼和鸭的来回游动搅动了土壤,无形中帮助了稻田松土,鱼和鸭的粪便又是水稻上好的有机肥,保养和肥育了地力。这种方式在从江已经延续了上千年,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遗产,它的意义,不仅仅是作为人们回望历史的窗口,也不仅仅是一块田地有了稻、鱼、鸭三种收获,更重要的是它对现代农业的宝贵启示。 据了解,农业文化遗产是指人类与其所处环境长期协同发展中,创造并传承至今的独特的农业生产系统。其具有悠久的历史渊源、独特的农业产品、丰富的生物资源、完善的知识技术体系以及较高的美学和文化价值,在活态性、适应性、复合性、战略性、多功能性和濒危性等方面具有显著特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