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之窗讯:一是示范带动。结合《贵州省“十二五”中药材发展规划》的发展要求,以实现农民增收为目的,打破中药材种植分散性、随意性、产业化低等特点。该县出台《施秉县城关镇至牛大场镇公路沿线中药材产业示范带建设实施方案》,拟投资1000万元打造4000亩中药材产业示范带,建设高标准种苗培育基地800亩,规范化的中药材种植示范基地(带)10个,总面积3200亩。 二是科技带动。实施《施秉中药材产业科技合作项目》、《太子参选育及种苗繁育技术研究》、《脱毒太子参种参繁育与规范化生产配套技术应用示范》等项目,成功研发了“黔太子参1号”脱毒优良品种,建成太子参优良种苗繁育基地1500亩,何首乌种苗基地200亩,不断优化中药材种子种苗试验、示范基地建设,有力地推动了施秉中药材产业的快速发展。 三是品牌带动。加强以“施秉太子参”为主导的地域品牌打造,以品牌效应打开中药材发展、销售市场。2013年该县完成中药材种植面积10万亩,“施秉太子参”、“施秉何首乌”、“施秉头花蓼”三个品种通过了国家GAP认证,“施秉太子参”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已完成申报程序。融合黔东南州旅游同城化发展趋势和施秉县旅游大发展,开辟牛大场中药材种植基地示范园旅游观光、技术交流、宣传销售的旅游路线,建立“中药材博览会展中心”,促进中药材品牌宣传与推广,唱响“西南药城”、“太子参之乡”品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