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市民近段时间以来十分关心的空气质量问题,以及空气质量与气象条件的关系,近日,贵阳市气象局副局长、高级工程师杨林在相关新闻发布会上专门针对贵阳市气象条件的特点,以及由此带来对空气质量的影响等问题,对媒体和公众进行说明。他指出,贵阳风速小、逆温层、冬季降雨少、城市热岛效应等气象因素对贵阳市空气质量产生了不利的影响。 杨林指出,城市大气污染形成及程度通常由污染源与气象条件决定,污染源决定了污染物的总量,气象条件决定污染物输送扩散和水平稀释的能力。在一个城市大气污染物总量一定的条件下,气象条件的变化是城市大气污染物浓度变化的主导因素。一般来说,较大风速、大气层结不稳定、较强的大气湍流、低气压和锋面系统影响等天气有利于大气污染物的稀释和扩散;而小风速、逆温层、弱大气湍流、高压系统影响和城市小气候等抑制大气污染物的稀释和扩散。因此,利用有利的气象条件,对减轻城市污染有实际意义。 而贵阳市本身的气象特点也对于空气质量带来一些不利因素。首先,贵阳风速较小,大部分地区在1.5米/秒左右,低洼河谷地区年平均风速在1.0米/秒甚至更小。因此,对贵阳而言,风对大气污染物的输送扩散和水平稀释作用不如平原和沿海地区明显。 其次,大气中温度随高度变化而发生的变化也直接影响湍流活动的强弱,支配着空气污染物的扩散。当大气处于逆温层,也就是气温随着海拔的增加而升高,大气层结就会处于稳定状态,大气湍流运动弱,大气污染物在竖直方向的湍流扩散基本停滞,不利于大气污染物垂直扩散。而贵州逆温层的出现多与滇黔静止锋有关,其中,冬季(12月~次年2月)是贵阳受滇黔静止锋影响频率最高、范围最大的季节。因此,贵阳冬季的天气条件是不利于污染物扩散的。 同时,降水能冲洗大气中的污染物,雨雪在降落过程中通过碰撞而捕获大气中的颗粒物,因此,降水的冲刷作用能使大气中的污染物浓度显着减低,降水的净化作用与降水的强度和降水的相态有关,降水强度越大,净化作用越大,雪的净化作用比雨大。而贵阳地区的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半年,约占全年降水量的65%~80%,且雨强也较冬半年大,因此,夏半年的降水对污染物有比较明显的净化作用,这也是冬半年空气质量较差的原因之一。 此外,城市“热岛”效应的存在,使城市空气上升,郊区空气补充进来,形成“城市风”的局地小环流。这种城市风在一定程度上会把郊区工厂排出的污染物都集中到城市中心,致使城市的空气更加污浊,所以“城市风”的出现能加重市区的大气污染程度。这也是城市大气污染物较乡村偏重的原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