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2022年8月12日 /美通社/ -- 本文为总裁网报道的文章: "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地崛起座座城,奇迹般聚起座座金山……"这首《春天的故事》一经问世,就被大众传唱开来,响彻大江南北。 回首《春天的故事》这首歌再次响起,熟悉的旋律拨动着每个听众的心弦。带着无比的激动心情,在总裁网会议室领略到,中国著名词作家《春天的故事》、《走进新时代》的创作者蒋开儒老师的风采,神采奕奕,逻辑清晰,思路敏捷,健步如飞,八十七的高龄,但不失青年时代的精气神。 蒋开儒老师说歌词中的"圈"指的就是,如今繁华的深圳经济特区。1979年春天,是中国决定实行改革开放政策的第二年。40多年来,从"深圳速度"到"深圳质量",这座领风气之先的城市,创造了世界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史上的奇迹。 40年来,秉持这种敢闯敢试、敢为天下先的精神,经济特区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转变发展方式、创新社会治理、建设现代化创新型城市等多方面大胆尝试。中国第一个外向型经济特区;"中国土地拍卖第一槌";全国第一家"三来一补"企业;率先推进"多规合一";全国第一家中外合资的国际银行;首家合资消费金融公司……特区在务实发展中,带着一股闯劲,探索出一系列可复制推广的宝贵经验。 深圳市罗湖区人民南路与嘉宾路交点东北侧,一座方形塔楼坐落在罗湖商业区高层建筑群之中。比起高207.1米的深圳世界金融中心,实高324.8米的深圳地王大厦,总高度355.8米的赛格广场等,这座高160米的塔楼似乎没有那么显眼。 但是在上世纪80年代,这座塔楼让"深圳速度"四个字震惊世界、家喻户晓。它就是深圳国际贸易中心大厦。1984年4月30日,深圳国贸大厦主楼封顶,比预计工期整整提前了一个月,向世人展示了令人震惊的"深圳速度" -- "三天一层楼"。这栋当时的全国第一高楼的落成,宣示了改革开放的决心,透露出中国制造的巨大潜力。从国贸大厦往西30公里,南海边的蛇口时间广场上矗立着"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标语牌。 被称为"蛇口之父"的袁庚当时提出了一句口号:"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这句耳熟能详的口号,在如今看来稀松平常,在当年可谓石破天惊,喊出了突破思想束缚、催人奋进的心声,释放出强劲的思想冲击波。 鹏城锦绣再迎春,创新引领向未来。与打响改革开放"开山第一炮"的蛇口仅一山之隔的深圳前海传承着"敢闯敢干"的改革开放精神,承载着深圳"改革开放再出发"和"二次拓荒"的时代重任。 前海从之前的14.92平方公里,扩展至120.56平方公里。总体扩大了将近8倍左右,这样的一个面积扩大,不仅展现出了前海合作区的高质量发展,同时也展现出了我们对于前海合作区未来发展的信心。 起航前海,连接宝安,宝安地处粤港澳大湾区的地理核心,宝安将以"携手前海共同打造国际化城市新中心"、"全力打造世界级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建设高质量发展的智创高地""打造西协战略桥头堡,珠江口东西岸联动、粤港澳大湾区融合发展的核心引擎"三项重大使命为引领,以"双心一枢三片四带"为主阵地,推动先进制造业与数字经济、会展经济、海洋经济、临空经济、总部经济和文旅经济融合发展,实现宝安经济高质量发展。 宝安如何抢抓"双区"驱动"双区"叠加"双改"示范战略机遇,续写更多"春天的故事"?答案是"创新"。创新只有第一、没有第二,这也是特区精神的应有之义。没错,我们看到宝安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总量达6759家,总量居广东省第一位、全国第二位,其中包括10家单项冠军企业、52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252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国家级、省级"专精特新"企业数量均居深圳市第一位;科技中小企业总量达7201家,约占深圳市三分之一,连续3年总量居深圳市第一位;宝安区专利授权数总量达63489件,约占深圳市的四分之一,在深圳市排名第一位。" 一切伟大成就都是接续奋斗的结果,一切伟大事业都需要在继往开来中推进。2022《财富》世界500强榜单揭晓,上榜深圳企业增至10家,中国平安以1996亿美元的营业收入排名第25位;正威集团排名第76位,营业收入达1120亿美元;华为以987亿美元营业收入排名第96位;腾讯位列第121位,营收868亿美元;招商银行、万科分别以710亿美元和702亿美元营收排名第174位和178位;去年正式将总部迁入深圳的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有限公司排名第324位,营收达到431亿美元;深投控以376亿美元营收排在第372位。比亚迪、顺丰分别以328亿美元和321亿美元营收首次上榜,分居第436位和第441位。 一系列划时代的改革部署,打通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经络: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培育新动能和改造提升传统动能、注重绿色发展,为经济社会发展打造新引擎。从先行先试的探索,到走出一条可复制、可推广的制度化道路,中国改革步伐稳步向前。 官方数据显示:2022年上半年深圳市地区生产总值为15016.91亿元,同比增长3.0%。深圳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经济呈现稳步回升、稳中向好态势。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为12.49亿元,同比下降2.4%;第二产业增加值为5366.97亿元,同比增长4.3%;第三产业增加值为9637.45亿元,同比增长2.3%;上半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9%,比一季度提升3.6个百分点。这些数据背后凝聚着深圳企业,团结向上,持续创新,携手拍浪,永不停航的企业家精神。 携手共赢联起来,凝聚共识唱起来。创新无止境,创新发展的道路崎岖不平。全球疫情以及市场的不确定性,2022年3月14日,深圳市抗击疫情按下暂停键。在深圳市委、市政府的坚强指引下,深圳企业家团结一致,共抗疫情,以坚强姿态,携手开创未来,传递信心与力量,激情与希望。 2022新年贺词中,温暖有力的结语"让我们一起向未来",是对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勇毅前行的有力动员。未来充满着机遇与挑战,意味着无限可能。"我们一起向未来"饱含着美好憧憬与铿锵力量,体现了深圳历史主动精神,激励我们踔厉奋发、笃行不怠,不负历史、不负时代、不负人民。 《我们一起向未来》这首歌曲名称由来、歌词背景,创作这首歌的初心,歌词内容创作前后经过十七次修改内容,共发送239人试听,局部音乐调整,最后人声轨道达到几十种,音部轨道达到一百多种。 当词作者总裁网创始人兼CEO沈洋先生,向蒋开儒老师深度交流后,蒋老师首先肯定《我们一起向未来》同唱一首歌,是属于这个时代的好作品,从歌词内容的创作上,字里行间流露真情,理性中充满感性,感性中流淌生活的烟火,非常接地气,适合集体易于传播流传,文字内容押韵正向积极,段与段对称衔接成文,特别是当下的背景环境,给人信心与力量;并为歌曲题笔写下:"从心里来到心里去,我们一起向未来"。 《我们一起向未来》同唱一首歌,是信仰信念汇聚信心的动力之源,是汇聚共享、是携手同创,是态度、是倡议、更是深圳企业家的行动方案。是全面落实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要求是一个整体;是加强对民营经济人士的思想政治引领,用文化稳定人心、鼓舞人心、凝聚人心的吹锋号;是深圳建设特色主义先行示范区,高举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旗帜,牢牢把握大团结大联合的主题;是要坚持‘两个毫不动摇',把团结好、引导好民营经济人士作为一项重要而光荣的任务。 全球创新之都深圳,企业正以创新拼搏精神点燃时代。坚定,执着,耐力与希望,在延伸的跑道上点点凝聚。信念,信心,拼搏与奋斗,在不远的地方渐渐明亮。时代的强音正在你的脚下踏响。相信自己,超出自我,你我携手,我们一起向未来。 从一个圈到一座城,从经济特区到先行示范区,深圳砥砺奋进、阔步前行,深圳原创歌曲《我们一起向未来》续写"春天的故事",将再一次展现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孪生"深圳,让世界见证了中国改革开放的雄心壮志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勃勃生机。 《我们一起向未来》歌词内容 词作者:沈 洋 星月流淌 伴着渔火 归航 黎明的光 在风浪中 明亮 你和我 唱起来 心手相连 传递明天 希望 你和我 唱起来 你和我 唱起来 深圳市工商联联合录制《我们一起向未来》同唱一首歌MV:http://fy.ichinaceo.com/news_detail-id146041.ht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