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2025年3月14日 /美通社/ -- 3月8日,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高级金融学院MBA(以下简称"高金MBA")举办科技金融实验班结项仪式。在校内外专家学者、科学企业家及师生代表的见证下,首期实验班的9个实践项目小组展示了涵盖智能制造、生物医药、低空经济、绿色能源、AI大模型等领域的实践成果。 上海交大科学技术发展研究院副院长、先进产业技术研究院院长盛鑫军,高金执行院长、会计学讲席教授程仕军,高金执行院长资深顾问、MBA项目学术主任张介,高金金融学讲席教授、学术副院长严弘,浦东新区科经委原副主任、张江集团原董事张爱平,高金党委副书记、副院长王牧之,上海高金金融研究院助理院长、高金MBA项目执行主任倪海英,上海交大科技园有限公司总经理杜松宁,上海交大工业技术创新研究院执行院长王佳梁,上海交大校友总会理事,季丰电子董事长郑朝晖,环上大科技园总经理李宇阳等校内外领导和嘉宾现场出席。活动由2024级MBA同学唐嘉瑞主持。 活动还邀请了高金教授、MBA项目联席学术主任阎志鹏,副教授李楠,兼聘教授谢晖,小苗基金副总经理杨海忠,中集集团(000039)技术中心主任刘春峰,埃斯顿(002747)首席技术官张禹,高金MBA校友、荃信生物(2509.HK)执行董事、副总经理林伟栋,中大力德(002896)科技金融部负责人黄亚丽等嘉宾共同担任评委。 自2024年7月,在各方的大力支持下,历经筹备、启动、项目推进等多个阶段,高金MBA推出首期"科技金融实验班"。近60位高金在校生、校友在导师的带领下,深度参与到从0到1的科创实践中。首届实验班历时7个月,为9个交大系科创项目提供科技成果转化的全链条赋能。本次活动是对7个月实践成果的庄严汇报,也是对未来科技与金融协同发展的深度探索与展望。 金融与科技深度融合:探索创新驱动新路径 高金执行院长程仕军教授在致辞中强调,科技创新是驱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而金融是科技成果转化的关键。高金作为服务国家金融战略的国际化金融学院,始终聚焦科技金融、数字金融、可持续金融三大方向,推动金融与科技双向赋能。 高金MBA首届科技金融实验班依托交大科研优势,聚焦9个早期科创项目,从300余名申请者中遴选出近60名学员,通过实战参与商业逻辑打磨与产业资源对接,探索从实验室到市场的全链条转化路径。实验班不仅是高金在MBA教育上的一次创新尝试,也是学员在科技金融领域探索与实践的平台,未来学院将持续深化产学研融合,助力国家科技兴国战略。 多维赋能:从实验室到市场的"加速器" 在结项汇报环节,9个项目团队依次登台,展示了各小组在推动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方面的积极探索与丰硕成果,在技术验证、战略梳理、资本对接、市场拓展等维度,为项目的商业化落地和未来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这些成果背后,是高金历时7个月打造的"科技+金融"协同范式首次规模化验证。 商业化方向探索与"证伪",锚定高价值赛道 梳理战略布局,厘清未来方向 资本化破局,加速融资进程 产业资源对接与市场推广 来自上海交大科技园、荃信生物、埃斯顿、小苗基金等机构、企业的业界专家,从技术、市场、团队、融资等维度为项目"把脉"。专家普遍认为,高校科创项目兼具技术壁垒与商业化潜力,但需进一步强化产业资源整合能力:早期项目应深入一线调研,避免"闭门造车";成熟项目需加快与龙头企业的生态合作;所有团队应注重"科学家+企业家"的复合型配置。上海交大科学技术发展研究院副院长、先进产业技术研究院院长盛鑫军教授高度评价科技金融实验班的项目成果,并强调,技术与市场需紧密结合、"双向奔赴",期待未来更多学子在高金MBA构建的平台上参与到交大科技成果转化中来。 参与评审和研讨的项目方负责人有: 唐鸿志 教授 上海交大生命科学技术学院长聘教授、副院长 出席活动的高金科技金融实验班导师有(姓名首字母排序): 毕佳 博士 简辞健康董事长、智联医健研究型互联网医院院长 从"实验班"到"生态圈":首期科技金融实验班发展历程回顾 2024年7月 2024年8月 2024年9月 2024年9月起 2024年12月 2025年2月 2025年3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