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清晨,在贵阳市蛮坡光明小学校门前,都会出现一位中年男子,他身背一名10多岁的男孩,步履缓慢地爬上一段陡坡,将孩子送进学校上课。 这位父亲名叫杨友兵,今年43岁,他背上的是自己的14岁的儿子杨容,患有严重的肌肉萎缩症,无法自己行动。 昨天下午,记者在杨友兵家见到了这对父子,刚满14岁的杨容坐在火炉边,双腿卷曲,萎缩严重的四肢和躯干,让他正常发育的头部显得特别的大。 杨友兵说,他家在毕节市田坝镇,2007年他和妻子带着3个孩子来贵阳谋生,一家人靠着卖草药、小豆腐为生。 谈起儿子的病情,杨友兵一脸愁容。杨友兵说,杨容小时候学走路比别的孩子晚,后来越来越严重。到医院检查后医生说,要到省外大医院才能确诊。 随后,杨友兵带着儿子到了上海,在一家知名医院被确诊为肌肉萎缩。因家里条件困难,杨容一直没得到有效治疗。2008年起症状加重,杨容逐渐丧失了行走能力。“爸爸,我想上学,我要读书。”面对孩子期盼的眼神,杨友兵决定每天背着儿子上学。 光明小学的校长说,学校已经免去了杨家三兄弟的学杂费,让孩子免费读书,但看着孩子病情恶化,让人心痛。 目前,杨容病情越来越严重,坐在教室读书都很困难,同学们很担心,杨容的求学路还能走多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