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贵阳之窗

贵阳之窗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贵阳 贵州 金阳
贵阳之窗 贵阳之窗 国内 查看内容

儒森快讯:日语专业学生做对外汉语教师成功入职日企

2013-12-17 11:34| 发布者: prnews| 查看: 1699| 评论: 0

日语专业人员做对外汉语老师 成功入职日企

    学习一门外国语言一定是有原因的。就像很多人学韩语的冲动来自韩剧或韩国明星,学习法语的兴趣来自埃菲尔铁塔、塞纳河和优美的发音,毕竟,没有兴趣很难支撑学习语言时的漫长过程。国内日语学习和爱好者众多,也离不开日本动漫的流行、日本歌曲、樱花和富士山等原因。“我学日语的初衷就是为了能完全看懂日本动漫,产生共鸣。”一个日语专业的男生这么说。

    以过去的就业去向看,日语专业毕业生中的绝大部分将到国家机关或部门、涉外机构、公司、企业、新闻出版机构以及教育科研单位工作,其中,毕业生流向最多的去处是涉外机构、涉外公司与企业。从供需状况上看,尽管每年的毕业生越来越多,但仍不能满足对日语专业人才的需求;特别是既掌握日本语又精通某种专门知识(如管理知识、贸易知识)的高层次人才,更是供不应求。日资企业在中国的投资企业数量和资金非常可观。其他国家,法国在华投资比例,仅仅占到所有外资投资比例的1.5%;德国稍好,占到8%左右;而日本在华总共有3万家企业,数量非常多。以法学为例,日本律所在中国总共有15家分所,分布于北京、上海、山东省等区域,仅次于美国和英国的律所数量。

    面对这么多日资企业,日语专业为何仍然为就业头疼?原因与语言专业和市场需求有关。在金融危机前,日语专业毕业生就业形势一片大好,2000年-2007年,就业率每年都接近100%,市场呈现供不应求的局面,导致大量学校不分地域与师资力量一拥而上开设日语专业。截止2009年,我国共有227所高校开设日语专业,日语专业在校大学生较2000年增长数十倍。于是金融危机的爆发,使日语人才供过于求的形势一下子显现出来。近两年,日语专业人数过多,日本企业受政治等影响情况不明朗,同样不利于日语专业人员求职。2009年毕业于上海大学的日语专业的小张说:“我们是作为热门专业进学校的,进入社会时却是冷淡期。”刚毕业那年,小张在一家日企从事前台工作,还得到了老同学的羡慕,“他们不少人都进入了完全没有日语的环境,语言不接触就会生疏。”小张说。

    同是日语专业的林峰已经投身IT行业,技术过硬加上语言、沟通优势,使林峰短短时间内就升为主管。林峰建议日语专业学生,花点时间好好分析下自己,以后想从事什么行业,并结合自己的特点选择个好的专业去学习,加上日语优势,应该有不错的前景。日本的科技产业发达,所以他们很需要有理科或工科背景、语言熟练、沟通能力强的员工。例如,在上海凭借会计工作经验外加日语1级月薪可达5位数。林峰现在空余时间还会从事一些对外汉语教学、翻译之类的兼职。“现在做兼职是属于个人爱好,当时到儒森汉语参加对外汉语培训这段经历对我成功获得HR认可帮助很大,不仅锻炼了口语,更了解了日本人与我们思维上的差别,这在后来的工作中很有用。我教过的一些学生后来在工作、生活中都有往来,相处得很好,在事业上也能互相照应。”

    除了IT软件技术方面的日语人才外,其他职位对日语人才的需求也日益庞大,据统计,需求较为突出还有以下几类职位:专业从事对日软件开发翻译工作,要求日语专业大专以上学历,日语一级或日语口译证书。很多日资企业采用“生产在国内,销售在日本”的模式,因此对高级客户经理有需求。客户经理首先需要精通日语,能直接和日本客户沟通交流,进行销售服务,最好还要有行业工作背景。制造型的日资公司大多到日本当地采购原料,熟悉半导体、电子元器件、化工材料等采购工作且日语流利的人才也相当抢手。地域方面,从大连、东北等地慢慢往南转移,到烟台、威海、青岛等北方的沿海城市,比如深圳、广州、上海等地的一些独资企业、合资企业、商社、旅行社对日语人才的需求量都比较大。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LOGO下载|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4 本站仅为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网友投递或发布,本站对内容真实性不负任何保证,请网友自行查别。 版权所有  备案号:黔ICP备16010202号-1  Powered by Discuz!X3.2 Licens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