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2013-12-17(中国商业电讯)--中国魂艺术与奥林匹克同行大型艺术展颁奖晚会已完美落幕,为了助推中青年艺术家的成长中国宋庆龄基金会联合《奋斗》栏目联合推出关注中青年奋斗力量,见证艺术盛放。艺术家访谈节目,本期嘉宾优秀书法家——杨文才,让我们一起感悟他的艺术人生。

书写人生
杨文才出生在广东惠来县,因地域特点,时常会出现海市蜃楼的奇观,在明朝洪武年间,出现了一位七岁能诗的神童苏福,还出现了一位现代象棋神童许银川,十一岁就成为全国的少年冠军。所以相传这里是神童的故里。杨文才出生在书香门第之家,父亲是知名的书画名家,受家学熏陶,杨文才从小变对书画情有独钟,父亲告诉杨文才说:“人如其字,字代表了一个人的性格特点,就如他的字浑厚、紧致,就如他的人一样,老诚谨慎,原因是一生经历了太多的磨难,改革期间被错误地打成右派,所以告诉杨文才写字要有自己独立的个性,杨文才首先练习了五年的颜柳楷书,三十年前写的一卷十几米蝇头小楷曾有人出价二十万购买。
俗话说: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12岁的杨文才就靠写字画画来填补家用,13岁时有人请他在拦河水闸上写上八个大字,每个水闸上要写上10平米的一个字,水闸下是河,人无法站立,杨文才聪明的将长板凳的四条腿拆掉,用麻绳吊起来,一头用竹梯子缚在栏杆上,一头缚住板凳面,像荡秋千一样悬空,用三天时间来打草稿,后来两岸围了很多群众,大家都说来看神童写大字。
1978年杨文才的父亲右派平反,杨文才被安排为全民职工,那时在惠来县城也很有名气,心怀梦想的杨文才,一心想要见见大城市的面貌,所以他努力当上业务员跑遍全国,搞采购,搞推销,为厂科研技术部门找技术关系打头阵,靠自己作的书画作品,业绩优嘉,年年被评为先进工作者,年年获特等奖,优秀党员称号,并两次获县政府嘉奖,博得了一个“书画外交”的美称。1996年被调到深圳,没几年公司破产,杨文才也就成了下岗干部,当时杨文才还写了一首七律来表达无奈。杨文才并没有受到下岗的影响带来无奈,而是更多面对生活的勇气,人到中年以后,被调到广东省国企工作,这些年来杨文才一直没有放弃对书法的追求和热爱。尽情的享受书法带个自己的乐趣。
现在的杨文才专攻写匾额,镌写对联,为少林寺、老君山、南华寺等全国各地寺庙,名胜古迹,风景区书写了200多块刻在石碑上、匾上的诗书联作品。

情到书处
用诗针砭时弊
杨文才所写的一千多首诗词中力求用现代词汇,少用典,用典也用众多人读得懂的典,使人明白晓畅。出版的一本诗集《湖海萍踪》就是对格律诗词的探索,整本书的核心是表现一个“情”字,即对祖国、对社会、对故乡、对亲人、对师友五种情。赞美祖国名山大川,沤歌改革开放,高歌真善美,鞭挞假恶丑,倾诉友情,怀念乡情,强调亲情。用诗针砭时弊,是出于对祖国深情的爱。在《老马巡城》一诗中,对破坏生态,破坏环保进行猛烈地抨击。如中间几联题写的:“尽拆秦砖除汉瓦,翻修官邸叠衙门。芳林小伐三千亩,沃土轻填亿万吨。四项验收三项劣,二更发迹五更贫。眼前竭力除生态,泉下无颜对子孙”。
2005年是杨文才的双亲逝世十二周年,杨文才用《佩文新韵》全部三十个平声韵一诗一韵的写了三十首七律,这一表现形式历史上除了清代的汪任云悼念爱妾谢瑶娘外,至今无人写悼念父母的,杨文才三十律来寄托亲思,并且用蝇头小楷书写成卷以传后代。
《春运十律》一诗集是写十种打工者,从里及表,夹叙夹议,来表达了他的同情,吁呼社会关心他们。其中有几句这样写道:“一载飘摇寻活计,几包上落慰黄昏。说尽天涯无限事,一样悲喜两空杯”。对那些南下打工,靠勤劳好学致富的写道:“双工夜读大专校,四载日升高职薪。春风无意平轻重,天道存心偏爱勤”。
《湖海萍踪》这一诗集,是杨文才几十年人生旅程的记录,是对他人生的一种提炼和浓缩。
原中国作家协会党组织成员、中华诗词学会朱慧名誉会长郑伯农先生这样评价杨文才:他的诗刚柔结合、秀美、秀美中带着筋骨他的诗就有时代性,他的诗和人一样热情、动情,重情义。细细品味始终略带了一丝幽默。
中国法律援助基金会会长、原中国司法部纪律检查委员会书记岳宣义将军这样评价他:杨文才的诗飘逸、秀美、求进、浑厚,用时代的主题反映时代
用时代的号角奏响时代。
没错这就是杨文才,一位企业家,一位书法家,一位画家,他用他的诗词书写他的人生,汲古溶今
挥笔明志,人生在世,就像他的奋斗感言一样,
梦回岁月 诗千卷
笑数古今酒一壶
笑对人生,也希望他可以创造更多优秀的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