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 2014-01-13(中国商业电讯)--据统计,我国的能源消耗,70%左右用于交通运输,其中汽车占了30%多。传统能源汽车向来是碳排放大户,有研究表明,一辆轿车年排出有害废气高达自身重量的4倍.这一现象也映衬出我国新能源与节能环保汽车面临的尴尬局面。
持续增长的汽车消费、稳步增长的石油消费和日益严峻的环保压力;迫使未来汽车向节能化发展。纯电动车、混合动力汽车以及燃料电池汽车将是超低排放的长期有效解决方案。三者相比较而言:混合动力汽车技术较为成熟、市场规模正在逐渐扩大,是目前解决我国汽车环保最为有效的方法之一。从长远来看,纯电动车、燃料电池汽车将是解决汽车环保的最终解决方案。 著名汽车行业专家晏伟表示,关于新能源汽车,欧美各国在很久以前就已经开始关注了,并进行了相关探索,在氢燃料、生物燃料等技术方面也已经有产品推出。中国政府规划了到2011年形成年50万辆电动车的生产能力。 新能源汽车技术与国际水平差距不大,以汽车动力电气化为主要特征的新能源电动汽车技术突飞猛进。油电混合动力技术进入产业化,锂动力电池技术取得重大突破,车用燃料电池技术不断进步。总之,新能源汽车技术变革为我国车用能源转型和汽车产业的振兴提供了历史机遇,我国也确实具备发展新能源汽车的优势。 电动汽车的优点是:它本身不排放污染大气的有害气体,即使按所耗电量换算为发电厂的排放,除硫和微粒外,其它污染物也显著减少,由于电厂大多建于远离人口密集的城市,对人类伤害较少,而且电厂是固定不动的,集中的排放,清除各种有害排放物较容易,也已有了相关技术。 低碳经济呼唤节能环保车.汽车产业的节能减排是国家节能减排的突破口。现在油价持续攀高,消费者已经对节约能源有了深刻体会。这是个推动节能和新能源汽车 向前发展的良好契机业内较为认同的观点是:未来15到20年,燃油发动机仍将占据优势,但电动车会发展迅猛。只要中国市场具备了应用因素,以及公司的生产准备得比较充分的话,再加上国家政策大力的支持,节能环保汽车未来前景较好。 晏伟表示,尽管我们的预测结果并不确实,但是我们仍旧希望能够描绘出主要的发展趋势和在未来可能影响行业发展的不连续性。路漫漫其修远兮——前方的道路可能并不平坦,但是那些上下求索、成功逾越的人终将得到丰厚的回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