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贵阳之窗

贵阳之窗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贵阳 贵州 金阳
贵阳之窗 贵阳之窗 国内 查看内容

“有害生物防治网”用互联网思维打破传统界限

2014-2-26 10:12| 发布者: prnews| 查看: 887| 评论: 0

 江苏 2014-02-26(中国商业电讯)-- 长期以来,虫害是农业成产的主要生物性灾害。化学农药等产品的出现,确实也为农业生产作出了一定的贡献。然而,长期接受化学农药,环境污染越来越重,而害虫却出行了抗性,生态平衡遭到破坏,人类健康也受到了重大威胁。生物防治技术的出现,有力地推动了生防事业的发展。生物防治是指利用有益生物及其产物防治有害生物,具有不污染环境、对人和其他生物安全、防治作用持久、产品无残留、对病虫的杀伤特异性强等有点。

    行业专家沈菊明从事酒店、园林等场合的环保杀虫事业多年,他指出,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以及对绿色产品需求的增加,也为生物防治迎来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而他也看到有关互联网的潜在市场,沈菊明运用互联网思维建立了“有害生物防治网”,打破了传统生物防治行业与互联网之间的那堵看不见的墙,充分运用互联网解救了生物防治的燃眉之饥,打开了生物防治的另一条营销模式。

    沈菊明介绍,其所建立的生物防治的电子商务模式并不是简简单单的将其产品电商化、社交化,而是利用人们对互联网的使用习惯,充分将互联网的优势特色于生物防治产品的本质结合起来,形成行业创新产业链,促进行业应有的口碑,这是符合消费者思维模式,更是市场优胜劣汰中最佳的竞争方式。可能在这之前,很多人还是运用传统的药物防治方法,对于这样既环保又有效的方式并不是很了解,但是有了这样的平台就不一样了,人们可以通过该网站对产品进行了解,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产品。

    可见,生物防治与互联网更加紧密的接触,受益的不只是传统行业,更多的还是我们的消费者,在防止害虫方面,如果能够多使用这样的生物防治技术,那么对于我国的环境以及农业的发展也必将作出巨大的贡献。通过沈先生对其网站浏览量的统计,以及消费者网络订单的逐渐增多,我们很欣慰的看到的不仅仅是消费者需求的增多,更多的也是对消费者环境保护心的一种敬畏。

    业内观察人士也指出,这样的情况是我们应当预料到的,过去,中国害虫生物防治多局限于单种害虫、单种作物的防治,其效果往往受其他作物系统化学防治的影响,很难实现区域内的生态平衡和农产品食品的安全,互联网的出现确实为生物防治技术打开了一扇大门,人们也为自己的健康上了一道保险。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LOGO下载|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4 本站仅为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网友投递或发布,本站对内容真实性不负任何保证,请网友自行查别。 版权所有  备案号:黔ICP备16010202号-1  Powered by Discuz!X3.2 Licens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