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2014-03-19(中国商业电讯)--

导读:财政部会计司于3月17日发布公告声明:财政部并未开展注册管理会计师考试。此声明的出台,证实了注册管理会计师(CCMA)考试并非官方项目,提醒广大考生注意区分。遗憾的是,面对国内巨大的管理会计人才缺口,中国暂时没有官方的本土管理会计认证,国家外专局于2009年引进的美国注册管理会计师CMA将在一定程度上填补国内管理会计认证领域的空白。
财政部大力发展管理会计 2014或成我国管理会计元年
今年1月,财政部发布《关于全面推进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要求我国会计工作改革必须按照市场经济要求,全力推进管理会计体系建设,加强管理会计人才培养和管理会计信息化建设。争取在3-5年内,在全国培养出一批管理会计师,为全面提升企业和行政事业单位经济效益和资金使用效益服务。力争通过5—10年的努力,使我国管理会计跻身于世界先进水平行列。
业内人士更是把2014年看作是中国管理会计元年,但管理会计人才匮乏、信息化支撑不足等问题,影响了管理会计的发展。关于管理会计人才培养方式,财政部在征求意见稿的起草说明中明确,针对是否“建立我国的注册管理会计师考试认证制度,以更加有效地加强管理会计人才培养”,财政部倾向于从改革现行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内容等入手,将管理会计与现有会计专业技术资格体系进行有序衔接,同时,提出“探索管理会计人才培养的其他途径”,为未来的发展预留空间。财政部部长楼继伟2月28日在《中国会计报》发表的署名文章中表示,在国际上,美、英等西方国家,管理会计应用广泛,成效明显,积累了一些经验。财政部将立足国情、借鉴国际,加快培育我国管理会计人才,为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服务。
从财政部“探索管理会计人才培养的其他途径”及“借鉴国际”的总体思路来看,美国注册管理会计师CMA作为第一个由国家正式引进的国际化财务管理认证,将成为培育我国管理会计人才的一大重要途径。
本土管理会计认证欠缺
洋证书美国CMA填补空白
美国注册管理会计师CMA认证是由成立于 1919
年的美国管理会计师协会IMA所建立的专业认证制度,是目前全球针对管理会计及财务管理领域的权威认证。CMA同时也是第一个由国家正式引进的国际化财务管理认证,2009年国家外国专家局与IMA签订合约,将CMA这项成熟先进的国际知名认证引入中国。当年,国资委就与美国管理会计师协会(IMA)签署合作意向,双方共同致力于中国CMA人才的培养。
CMA与传统的财务会计证书和审计证书不同,CMA在企业中起着更为重要的战略制定或决策支持功能、规划企业发展战略、整理内部财务系统、完善内部控制体系、评价和预测企业经营成果。正是由于CMA的这种定位,CMA会员在企业中一般都处于中高级管理岗位,包括CEO、CFO、财务总监、内部审计经理、管理会计经理、财务分析经理、成本控制经理等。
CMA知识体系包含了一整套先进、适用的管理会计理论,侧重于预算预测、内部控制、决策支持、风险管理、成本分析等内容,自1972年在全球推广以来,以其全面系统的知识体系和实用性,CMA迅速成为了全球财务管理者职业典范的象征,被业内人士称为全球财会领域的Mini-MBA,被全球180多个国家所推崇。作为美国财经领域三大黄金认证之一,世界500强企业已经把CMA认证作为衡量专业财务管理者职业水准和职业道德的最佳标准。在中国,CMA深受世界500强企业、外资企业、大型国企的青睐,尤其美资公司、上市公司和国企都非常看重CMA。
美国注册管理会计师CMA近年来以其认可度高、适用性广、实用性强、中英文双语等特点深受财务人士的青睐。全国最大的CMA培训中心优财(http://www.ucfo.com.cn/yc_rw.html/)已为强生集团、兵器装备集团、海尔集团、威高集团、农发行等众多大型国企、央企、世界500强企业举办过CMA内训课程,为国际国内知名企业培训超过6000人次,为中国企业输送了一批又一批具有国际视野的应用型高端管理会计人才。可见,管理会计CMA作为21世纪会计发展的风向标和指南针,必将重新定位财务职能、颠覆中国企业财务管理的理念和架构,成为未来财会人才的发展方向和目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