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建平,河北省石家庄人。凭着自己对音乐的执着和领悟力,走上了一条音乐的道路。 他从小非常淘气和贪玩,但是对音乐有着特别的爱好。从入学开始,到中学毕业,学校的每一次文艺演出都少不了他,二胡、唱歌、曲艺、表演等样样精通。中学毕业时没考上大学,反而得了神经衰弱症。他父亲便托人在企业给他找了一份吃苦锻炼以便恢复身体的工作,在企业干了一年多。期间他每天除了上班就是学唱歌、学乐器,领导见他勤于苦练,看好他的文艺表演这条路,于是就让他随便挑一件乐器回家练习。 ![]() (年轻时的袁建平) 懵懂的他自以为想把歌唱好就得有十足的底气,所以就挑了一件别人都不喜欢的乐器——长号,每天的练习只是为了能够增强底气,在他心里只有练足了强大的底气才能唱好歌。一段时间之后,乐器基本会吹了,唱歌却没有长进……音乐这个东西,靠自学是不行的,得有老师指点。经过请教之后,才知道练乐器和学唱歌完全是两码事,不可能会吹号就能唱歌的。他的哥哥通过关系找到了解放军总后六零厂,让他师从总政军乐团转业的王东圈、安殷伟等铜管乐专家,正式开始学习吹铜管。铜管学会了,在一次文艺汇演中偶然被石家庄墨玉歌舞团看中,于是就改行到歌舞团做了专业的铜管演奏员,从此也就真正开始了他的音乐之梦。 歌舞团,固然是能歌善舞者的天地。到了这里他终于真正感觉到音乐是如此的美妙!他像掉进金库里一样,每天除了吹好自己的铜管还拼命地去学习乐理、练习唱歌,同时还爱上了音乐创作,一个人“闭门造车”,经常在夜里为梦想而搏斗。一年后正好赶上中国煤炭艺术节冀煤第六届文艺汇演,黄天不负有心人,他一下获了好几个奖项:作词、作曲的《雷锋潮》荣获一等奖,与同事们共同获得表演一等奖、表演二等奖和乐队最佳奖。此后,于1989年他被应聘到了河北省石家庄市歌舞团。除了认真做好自己的专业,他从来没忘记过自己酷爱的音乐创作,1990年在石家庄市专业剧团创作汇演中,和他人合作创作的《北方的脊梁》又获得了一等奖。 ![]() (创作中的袁建平) 1991年春天,不满足于眼下收获的他,踏上了北去的列车…… 在北京,他先后得到了中央音乐学院胡炳余、巩伍宇和中国音乐学院张权等老师的大力帮助和支持。这段时间是他一生难忘的,因为所有的老师没收过他一分钱,反而经常带他去吃“小灶”,晚上有机会还带他去看各种音乐演出,学习别人的创作和演出经验。 回到石家庄后,他在石家庄艺术学校教学实践了三年,接着应聘到河北省《通俗歌曲》杂志社做起了音乐编辑,同年并加入河北省音乐家协会。期间因为工作的内容和环境等因素,几乎没顾得上音乐创作,但他却学会了音乐制作。2002年,为了拓宽自己的音乐发展之路,在朋友的资助下创办了自己的文化公司……经历了许多挫折,也积累了好多宝贵的经验。 2009年春,网络音乐如一缕春风席卷而来,网络的世界更精彩,无数的草根音乐人都走的是网络这一道路。这给他提供了绝佳的音乐发展空间。就这样,他建立了属于自己的音乐网页,开始了音乐创作与制作与作品发布。在不到2年的时间里,认识袁建平的人多了起来,他的名气也大了起来,被许多媒体定为知名音乐人,被吸纳为中国艺术家协会会员,经常受邀担任音乐大赛的评委、多次应邀到北京等地参加知名艺术家们的研讨交流活动。 ![]() (录音棚里的袁建平) 近两年来,凭借自己多年的总结和对音乐艺术的执着追求,他的音乐创作有了更大的突破:由他作曲、编曲的成为国家级音乐榜榜上作品的就有《只怕束缚》、《蒙娜丽莎的微笑》、《爱的滋味是咸是淡》、《抛开寂寞》四部;《中国红飘起来》(作曲、编曲)由中国言实出版社出版;《花车巡游群星闪耀》(十佳作品)、《魅力海口放歌飞》(最高奖)、《让人生更精彩》(三首获奖作品之一)、《精彩滨海》(优秀奖)等多部作品在全国性征歌活动中获奖;《哎呀嘞的情意》、《中国红飘起来》、《安逸的兴义》等五部作品在央视或地方电视台电台播出;另外,《让人生更精彩》被定为2011年广西第12届运动会闭幕式晚会歌曲;《魅力海口放歌飞》被定为海口市国际旅游主题歌。 这就是袁建平,一个为了梦想而闯荡江湖的知名音乐人。 只要付出,成功总会有。他的音乐梦,仍在继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