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局发函关闭互联网电视客户端引起了行业内人士的高度关注。关闭函指出,视频聚合软件和互联网浏览器软件,为不良节目及侵权盗版节目大量进入电视机提供了技术支持和通道,严重违反了中央要求和总局相关管理政策。
传统电视媒体主要在有线电视网络中传播,而在互联网视频中的影响力有限。在媒体高度发达和多元化的今天,个性化及碎片化的互联网视频内容非常丰富,而人们接受媒体影响的时间是有限的,若网络新媒体占用时间越长,则接受传统媒体影响的时间就越短。受技术、市场等方面的限制,主流电视媒体的传播渠道仍然是有线电视网,即使其中部分内容沉淀到互联网等新媒体渠道中,但也基本上被新媒体丰富的内容和用户多元化的需求所淹没。传统媒体通过新媒体渠道产生的影响力有限,还不能摆脱对有线电视网络的依赖。于是,就有分析人士指出,针对互联网的“关闭函”实际上是对有线电视的变相保护。但笔者认为不能简单地这样理解,其根本原因应是解决主流媒体更深层次的危机。
客观上,传统主流电视媒体的客观公正所带来的权威性是不受约束的互联网媒体所不及的。但传媒的影响力不仅仅在内容,还在于传输渠道,而接收终端的种类和数量决定了传输渠道的作用与价值。
互联网作为媒体传输渠道的作用在于连接至互联网上的终端丰富多彩,从最初的PC,到后来的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直至现在的智能电视。这些设备的一个共同特点是具有开放统一的技术标准,致使终端产业链开放,市场竞争充分,技术进步快速,据悉目前中国家庭能够看电视的屏幕平均4.71块,数量巨大。互联网电视已经发展到超高清阶段,只有有线电视还在通过机顶盒看电视。其实在所有能看电视的终端中,有线电视机顶盒的占比很小。这源于有线电视标准封闭和市场垄断,导致技术进步缓慢,最终与网络电视在终端上形成巨大技术和产业差距,这为网络电视挤压有线电视市场创造了技术和市场条件。
现在,不仅仅是年轻人,就连中老年人也被互联网电视吸引,传统电视的开机率逐步下降,广告收入也在下滑。互联网上的一些负面信息的互联网媒体可能放大了政府的负面形象,在一些地方形成信任危机,更有一些涉世不深的青少年受互联网暴恐信息的影响走上了犯罪道路,这与传统电视媒体影响力的下降有直接关系。而作为电视媒体主传播渠道的有线电视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这个责任就源于有线电视运营商对有线电视机顶盒的垄断,没有能有效地与互联网融合,以帮助主流媒体占领舆论宣传阵地,使得通过机顶盒看电视的人越来越少,越来越多的人转向了互联网电视。福建泉州广电捆绑销售机顶盒和智能卡案件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泉州广电为了垄断机顶盒的销售,采用“一机一卡”的模式,迫使用户接受广电服务时必须购买广电指定的机顶盒,种种垄断行为激起了百姓的反对,也引来了工商部门的处罚。根据国家工商总局发出《关于集中整治不正当竞争突出问题的通知》,部署开展重点整治公用企业等行业和领域不正当竞争行为的执法行动。其中,有线电视台强制或变相强制用户接受其不必要的服务或购买不必要的商品,利用电视信号载波及发送的独占地位限定用户购买其指定经营者的商品,强制收取用户未使用有线电视前的不合理费用等行为成为整治重点。
据悉,泉州的这种现象在全国各地普遍存在。
其实上述泉州案件中举报人是主流有线电视的拥趸,更多的年轻人选择了放弃有线电视,直接用电脑或手机看网络电视,主流媒体对这个群体的影响力降低到了令人惊讶的程度。比如央视春节期间所做的“家风调查”,竟然大部分年轻观众都不知道,让这些肩负文化传承使命的群体,完全被互联网媒体俘获,或许引发年青一代的文化认同和文化自信危机。互联网电视充斥的侵权盗版内容,及互联网机顶盒宣称的“永久免费”,也在培养观众使用盗版内容的习惯,削弱了尊重知识产权的法制观念,严重影响了影视行业的健康发展。
因此,看有线电视能够像移动通讯那样,可以允许用户自由选择机顶盒,消除有线电视机顶盒垄断,扩大有线电视终端范围,挽救主流电视媒体的覆盖面和提升主流电视媒体的影响力,是摆在整个广电行业面前的一个严肃的课题。 本文来源:数字电视中文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