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 2014-07-08(中国商业电讯)--自由贸易区是世界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引擎,诸如新加坡等港口城市则是凭借着优势区位和优惠的自贸区政策和服务受到了投资者的热捧。随着我国经济的加速发展,经济转型所需的产业升级,我国自贸区的建设走向了一个新的台阶。上海自贸区是我国第一个境内自贸区,也是我国自贸区建设的重要里程碑,其发展速度是我们建设之初所未能想象的。 在境外自贸区建设方面,我国正在建设18个自贸区,涉及31个国家和地区,这些构成我国以自贸区为纽带走向国际化市场的新格局,中国经济也正以世界经济大国向经济强国转变。但国内专家也指出,我国经济建设应更倾向于发展本土,建设境内自贸区是内化我国经济实力的重要方法。从上海自贸区的成功经验来看,建设更多的境内自贸区是我国进一步走向国家化,真正实现我国经济转型的重要方法。对自贸区建设有独到研究的董学钜先生指出,上海自贸区是我国境内自贸区建设的成功案例,但其成功经验是不可复制的,但其在建设理念等方面的经验是值得我们学习的,特别是以互联网为基础的高效流通的信息系统为经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上海取得的成功红利诱惑下,我国多地争抢自贸区建设批准。东部沿海城市有天津、广州、深圳、青岛和舟山等,内陆城市则以成都、重庆、西安等为代表,掀起了一场自贸区建设权利的争夺战。在东部发达经济区的优势基础和西部大开发的历史趋势下,究竟哪家能够成功夺得自贸区建设特权,这是专家们热议的焦点。 部分专家也指出,自贸区建设不应一哄而上,更多应该进行科学布局并适当建设。自贸区的建设也应跟随时代发展的需求,吸取上海在建设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经过系统化的评比得出最适合建设的城市。从各地城市的经济发展理念,战略规划,环境保护意识等更远的地方着眼,而不仅仅局限在哪个城市建设自贸区能获取更多的经济利益。特别是在互联网的建设中,高度流通的信息系统是未来城市经济的支柱,也是我们建设自贸区应该关注的关键,在各城市评比中也应高度关注互联网信息系统建设,一个信息高度流通的城市将能把我国自贸区的建设走向一个新的里程碑,在某些地方超越上海自贸区,而不仅仅是经济总量的快速增加。 同时,各城市在争夺自贸区的同时需要引入社会的力量,充分运用社会经济的活跃度来增强城市的整体吸引力,建设一个信息高度流通,力量高度融合集成的城市集合体才能将自贸区的政策优势发挥到最好,创新性地为我国境内自贸区增添更多的内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