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国家统计局贵阳调查队日前公布的一份城镇住户抽样调查资料显示:2011年,贵阳市低收入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为4967。56元,收入水平低,仅为高收入家庭的十分之一,虽然同期相比增速很快,但贫富差距仍在继续扩大。 调查显示,2011年,贵阳市低收入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仅为全市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25。58%),高收入家庭的十分之一(10。34%)。但与去年同期4225。05元相比,增速较快,增加742。51元,增长17。57%。 从2007年至2011年的对比中发现,2008年、2010年低收入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呈现下降态势,而2009年、2011年呈较大幅度增长态势。与高收入家庭和全市平均水平相比,波动幅度较大,呈现明显不规则的增长态势。 在可支配收入中,低收入家庭2007年为4076。98元,2011年为4967。56元,但高收入家庭可支配收入则从36142。6元增至2011年的48022。39元。高、低收入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之比,从2010年的9。55:1扩大至9。67:1。(苏江平本报记者杨源) 人均消费支出 2011年,贵阳市低收入家庭人均消费支出4636。25元,远低高收入家庭的32036。15元,仅为后者的14。47%。 ★关键词 低收入家庭 城镇低收入家庭是指居住在城镇,收入较低、生活较困难的家庭(涵盖低保人群),是普遍存在的城镇相对弱势群体。低收入家庭是一个相对的、动态概念,在我国尚无统一标准。 现状调查 物价高位运行实际收入缩水 “物价上涨,是城市低收入家庭生活改善较慢的一个重因。”统计分析指出,2011年,贵阳市CPI上涨5。5%,其中食品类价格上涨13。2%。 因物价高位运行,造成低收入家庭实际收入缩水,对日常生活影响较大。低收入家庭消费主要是生存型的刚性消费,但粮食、肉禽蛋、水产品等日常主要消费品价格处在较高水平,为保持生活质量,低收入家庭要花更多钱,同时,还要减少部分高质量消费品的支出。 据悉,因食品价格的上涨,低收入家庭粮油类、肉类、蛋类等生活必需品支出均有较大增加。如粮油类人均支出为623。89元,比上年同期的526。11元,增长18。59%;肉类:人均支出596。19元,比上年同期的481。52元,增长23。81%;蛋类:人均支出为72。37元,比上年同期的63。43元,增长了14。09%……由于食品价格上涨,低收入家庭消费同样食品,人均要多支出308。48元。 2011年,贵阳市低收入家庭人均消费支出4636。25元,远低于高收入家庭的32036。15元,仅为后者的14。47%。其中,低收入家庭人均食品消费支出为2645。42元,恩格尔系数为57。06%,与全市平均水平的38。66%相比,高出18。40%;与高收入家庭的29。07%相比,高出27。99%。 统计分析 扩大就业渠道助低收入家庭脱贫 统计分析指出:贵阳低收入家庭总收入增长,主要靠转移性收入拉动。在低收入家庭转移性收入结构中,最低生活保障收入为人均1033。59元,占转移性收入的53。38%,对转移性收入增长贡献率高达62。46%。由此可见,政策因素是低收入居民收入变化的一个主因。 因此,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从政策上予以救助是提高低收入家庭收入水平的有效手段。特别是要建立低保标准动态调整机制和最低工资标准持续增长的机制,确保低收入家庭居民收入每年都有增长,避免2008年、2010年负增长情况再度出现。 此外,城镇低收入家庭通常以“下岗人员”、“失业人员”居多,其特点一是家庭规模较大,二是负担系数较大。2011年,贵阳市低收入家庭平均每户家庭人口数为2。95人,就业人口数为0。95人。每一就业者负担系数为3。11人,相比高收入家庭,每位就业者要多负担1。43人。 因而,要想使城市低收入家庭真正摆脱贫困,走上富裕道路,关键还应扩大就业渠道,积极引导居民更新观念,不断增强自我发展能力。同时,提高低收入家庭居民收入,还应大力促进个体私营经济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