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 2014-07-11(中国商业电讯)--我国的经济自改革开放经历了快速发展,在世界经济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而作为社会经济基础能源的石油化工产业则是持续发展的基础,也是我国未来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的基本点。但随着我国逐步增强的石油需求,石油产量同需求之间的矛盾也越来越激烈,依靠向俄罗斯、中亚和中东地区进口的我国石油化工产业面临越来越严重的高成本压力,对我国经济发展带来了严重的影响。 面临能源安全和高成本的环境下,我国持续增长的能源需求对我国能源产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国家除了建立多种清洁能源结构,构建更安全可靠的石化进口体系外,提升石化产业在国内的运作效率,减少流转成本也是其中关键的一环。我国石化能源专家魏福海先生指出,建立一套更符合市场需求的中国能源交易体系将是从内部提升我国能源安全,应对高成本的能源环境的重要方法,也是未来可持续发展必不可少的关键内容。 互联网以其高信息流通性和资源共享带动各行各业快速发展,各传统行业也纷纷借助互联网的优势提升实力,促进行业转型发展。中国石油化工同样也需要借助互联网的优势,提供更为开放和国际化的石化交易中心,来促进我国高成本的石化能源最优配置。而网络化的中国石油化工交易中心也将促进我国能源产业特别是石化产业市场化改革的深入,在国家安全把控下构建更具有市场活力的石化资源交易中心,促进行业的深度发展。 国内专家也指出,在构建中国石油化工网络交易体系时,应从多个层次进行系统建设,在保证石化能源安全的基础上建设更有活力的资源交易市场,促进能源的高效利用。其一,网络发展模式的多样化,主要是指结合最新的互联网发展趋势进行创新发展,如加强“中国石油化工交易中心”3G网络平台的建设,在快捷方便的3G平台上实现跨越式发展。其二,网络体系应以实现资源的最有配置,缓解高成本下的石化能源为目的,在这一目的下进行具体策略的实施。其三,交易体系应在保证国家能源安全的情况下充分运用市场经济规律,构建空前具有市场活力的石化交易中心,以互联网的快捷、高效、信息共享等特点实现石化的最优配置。 目前我国已经出现了一些代表性的中国石油化工交易中心3G平台,其快速的发展将带动我国石化产业市场化改革的深入,对于当前高成本的能源经济环境下节约资源,实现资源信息的最优配置有重要的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