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2014-07-14(中国商业电讯)--2014年,近些年有些波澜不惊的网络教育市场,突然间风生云起。这起源于国务院的行政审批改革:国务院取消下放70项审批事项,而“利用互联网实施远程高等学历教育的教育网校审批”项目,处理决定一栏中的用词是“取消”,并排在诸多项目的第一位。无论是现代远程教育试点高校还是非试点高校、E-Learing企业,甚至职业教育院校,大都陷入亢奋之中,这意味着网络教育不再是68所高校的专利,而可“全民皆网络教育”了。再加上MOOC的推波助澜,在教育界、投资界都掀起层层波澜,很有厚积薄发之势。 客观来讲,网络教育的社会化、全民化,是必然的趋势,是经济、科技发展的必然产物。网络教育的最大优势之一,就是拥有不受一地、一校、一师、一时等物理时空环境所限制同时数量极为庞大的数字资源。国内,在网络教育发展之初,各院校、教育机构就非常重视数字化学习资源平台及内容的建设和积累,这使得网络教育资源在短时间内数量急剧膨胀,一个网络教育平台,其资源库课程数量往往可以达到数千乃至数万门,容量数千TB。原高教司张尧学司长多年强调的“教育超市”,就是数字资源库的形象说法。 但是,从另一个方面看,网络教育资源的使用效率和效果,并未随着资源数量而同步提高。数字资源的重复建设、数量庞杂、良莠不齐、重量轻质,是突出的现象。数量庞大杂乱,就使得学习者无从选择;质量良莠不齐,更使得学习者无从辨识;重形式轻理念,未脱离传统模式,也使得学习模式不可能发生根本的变化。于是,面对庞杂的、未经甄别、未有指导建议的海量数字资源,学习者只会更加困惑、迷惘,无从选择或盲目选择,严重影响着学习者的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影响着网络教育的持续、良性发展,业内对网络教育质量的质疑,从未中断。 因此,如何给网络教育一双慧眼,把这纷纷扰扰看个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真真切切,就是最为紧迫的事项之一了。这就是数字资源评估体系。 数字资源评估体系,是教育部“数字化资源中心建设项目”子课题,由安博教育集团承接。 简单来说,远程学习平台或网络教育平台相当于一个个综合超市,有数以万计甚至更多门类的商品(课程、素材等),而每一类商品又有若干厂家(学校或个人)生产,那客户(学生)该如何选择?评估体系,就是为每一个商品贴上两份标签:一份是权威的、专业的,即专家评估;一份则是用户(学习者)的,即学习者评估(这个只有网络学习的模式才有统计和数据分析挖掘的可能)。专家评估和学习者评估,就相当于给了网络教育一双慧眼,去伪存真,选其所需。 资源评估体系的研究和应用,其根本目的在于甄别资源优劣,为每一项(门)具体数字资源分别贴上评价标签,从而为资源相关方提供切实有效的帮助。 我们认为,评估体系的研究和应用,主要有四大功能目标:为资源使用者提供指导;为资源制作者提供建议;为资源运营者提供依据;为资源研究者提供参考。 资源相关方主要包括四类:资源使用者、资源制作者、运营管理者和教育研究者。 资源使用者,此处指用户,即学习者,这是数字资源建设要服务的核心人群。而评估体系研究与应用的最主要功能目标,就是通过对具体网络课程的评估,为学习者提供具有实质意义的指导帮助,帮助学习者选择相对更优质的、更适合自身的课程进行学习。 资源制作者,主要指制作数字资源的作者,如教师个人、教研组乃至学校等。评估体系研究与应用的另一个功能目标,就是通过对具体网络课程的评估,为资源制作者提供直接的和间接的意见建议,为制作、创新或重构更好的资源提供重要的借鉴数据和反馈信息。 运营管理者,主要指数字化资源中心、资源为主体的网站或公共服务平台的运营与管理者。一个能长期持续发展的数字资源平台,不只是要求数字资源的数量,更要求数字资源的质量。而评估体系研究与应用,则可以为遴选优质资源提供更切实的依据。 教育研究者,指对数字资源及相关服务进行研究的人员。评估体系的研究与应用,其大量的整体数据以及个体指标,同样对于教育研究者有着积极的意义。 以上四种功能目标,是一致的、统一的,而对资源使用者即学习者的选择指导和学习引领,是最核心、最主要的功能目标。 因此,通过评估体系的研究,最终开发出可嫁接到各资源中心或平台的可定制插件工具,实现对数字资源的评估与分析,一方面,能够实现对数字资源的甄别遴选,另一方面,也搭建起学习者与资源制作者、运营管理者、研究者信息交互和反馈的渠道,最终实现数字资源建设、使用与运维的良性互动。评估体系的研究以及以此为基础的软件实现及应用,对于网络教育的发展、意义是直接而现实的。(毛居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