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后之窗讯:90后称暴打路人甲是游戏,街头遇见无辜路人就围殴暴打。从2011年下半年开始南京街头经常有人无辜被一群青少年围殴暴打,这些青少年多在打人之后就一溜烟不见了。仅2月17日南京街头就有4名无辜路人遭围殴毒打,玄武警方于18日抓捕了15名嫌犯,这些嫌犯的年龄都很小,明显是90后。不过这还不是案件最让人震惊的,让人最震惊的是当警方问他们为什么要围殴暴打陌生路人时,他们轻描淡写地称是玩“暴打路人甲”游戏. “暴打路人甲”是90后们发明的游戏,以犯罪为主题。当然犯罪主题游戏中最受欢迎的应该还是GTA,不管什么游戏受欢迎吧,一群90后青少年玩“暴打路人甲”游戏伤害无辜市民确实是非常过火。专家称青少年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行为都是暴利网游诱导的,不过小编认为这很大程度上与孩子的学习生活也有很大关系。如果不是过度沉迷于暴利网游的话青少年不会分不清游戏世界和现实世界,街头暴打路人甲的案件也就不会发生。对于这种情况小编觉得对孩子正确的引导才能根本解决问题。让孩子多参加课外活动,比如打篮球、踢足球,培养孩子各方面的兴趣,这样孩子就不容易沉迷在网游中了。 好好地走在路上,突然被一群人围住狂殴,这并不是电影中的片段,而是发生在南京街头的真实事件。本月17日深夜10点至次日凌晨6点,连续有4名无辜路人被殴打受伤。玄武警方经过连夜侦查,于18日晚将15名嫌犯抓获,他们都是16至18岁的青少年。 让警方震惊的是,这些青少年无端打人的理由非常奇怪:他们只是在玩“暴打路人甲”的游戏。自去年下半年开始,南京街头多起路人无端遭打案件,都与这个“游戏”有关。 记者调查发现,所谓的“暴打路人甲”只是网络上盛行的以砍杀为主题的网络游戏的缩影,而它们对青少年心理的影响,堪比当年的“古惑仔”电影。 无辜路人惨遭殴打,犯案者都是青少年 本月17日深夜10点多,新街口派出所接到报警,称有人在珠江路被无辜殴打。民警立即赶到现场,只见1名男青年倒在地上,血流了一地,另1名受伤男青年被同伴扶着站在旁边,民警立即将他们送到医院救治。 这3名小伙子都是来宁参加艺术考试的考生,他们走到距太平北路不远时,7、8个与他们年龄相仿的小青年围拢了过来,用棍棒对其中2名考生拳打脚踢。这些小青年打人后排成一队离开,气焰十分嚣张。 次日凌晨5点多,就在寻找这伙打人者时,民警再次接到了一个路人被殴打的报警电话。报警人陈某刚下了出租车还没缓过神,就被几个青年拳打脚踢打倒在地,还有人用自行车猛砸他的头部。 新街口派出所副所长周林介绍,3名受害者都是外地人,而且到南京时间都不长,不是因纠纷引起。警方进一步调查后发现,两起案件并非同一伙人所为。在调取监控录像后,警方很快掌握了两伙嫌疑人的体貌特征。 18日凌晨,又有一名骑自行车的路人被一群青年无辜殴打。经过这名受害人辨认,确定殴打他的就是殴打2名考生的那一伙人。 由于嫌疑人体貌特征明确,18日晚间,15名犯罪嫌疑人陆续到案。 经过审查,15名嫌疑人都是“90后”,最大的18岁,最小的16岁,都是技校、职校的学生。他们的家长对此则震惊不已。 嫌犯交代:无故打人是在玩“暴打路人甲”游戏 在调查过程中,警方一直无法理解这些青年无故打人的动机。因为他们交代,这是在玩一个从网上学来,名为“暴打路人甲”的游戏。游戏规则是,没有固定的目标、作案地点、作案时间,“路人甲”表示殴打目标是随机寻找的,有可能就是站在街头的任意一个路人。 他们甚至把经过眼前的第十个路人作为殴打对象,并且每次还要猜拳,以确定谁先动手。 据嫌疑人交代,他们经常在网吧玩游戏、上网,后来有人看到网上一个很流行的游戏,就是“暴打路人甲”,随机打人,很有乐趣,于是就把游戏内容转移到现实中。在付诸实践后,这些人称,“从随机打人中感受到刺激和快感”,工具也从最初的赤手空拳发展到棍棒、自行车等。 在这些青少年中,有人一开始胆小不敢打,但在同伙的怂恿下便也动了手。 记者随后根据他们的交代上网查询,果然在百度帖吧上发现了“暴打路人甲”这个栏目,但里面的帖子已被大量删除。此外,记者还发现了一个名为“暴打路人甲”的短片,内容就是一个人在小巷内突遭几个人殴打,打人的细节、声音都很逼真。 心理专家:有青少年在现实中寻找“暴力发泄渠道” “一接触这个案子,我马上就想到了十多年前香港黑社会题材电影《古惑仔》流行时,一些青少年因模仿电影而犯罪的例子。”负责侦办此案的周林说,他们整理报警记录发现,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就有多起类似路人莫名遭打案件,目前警方正在寻找受害人。 至于这些青少年们交代的“暴打路人甲”游戏,市公安局网络监察支队副队长熊道泉告诉记者,“暴打路人甲”这个帖吧此前确实充斥暴力内容,因此警方将里面的大量内容删除。“但是,网络上这样的暴力内容实在太多,删不胜删。”熊道泉说。 记者随后在网上点开一个名为《武魂》网络游戏,“爽快战斗”4个字立刻映入眼中。游戏介绍里写道:“《武魂》以战为本,强调细腻操作,逼真动作表现,超强打击感和高品质战斗体验。”据了解,目前不少网络游戏都以“打”为中心:“打怪升级”、“打钱”、“打装备”等,“打”成为这些游戏主要甚至唯一的玩法。 负责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的陶老师热线负责人陶勑恒表示,暴力游戏会让人产生一种攻击欲望,青少年经常接触这些暴力内容,又在学习、生活中的一些苦恼无处宣泄时,便可能在现实中寻找“暴力发泄渠道”,做出伤害他人的行为。 从众心理也成为这些青少年结伙作案的重要因素。市中院少年庭一位法官表示,一些原本没有暴力倾向的青少年,在周围朋友的怂恿之下,也有可能参与这种违法行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