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贵阳的水果批发市场交不起进场费,自己销售又没有信息、没有渠道,无奈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这些桃子烂掉在地上。”昨日,修文县扎佐镇大河村果农向本报新闻热线96811反映,该村的艳红桃基地,满树的艳红桃成熟了却无人前来买,果农们急坏了。 ![]() 路边卖水果,果农不解“渴” 记者在大河村艳红桃基地看到,已有七八年树龄的艳红桃树正处于丰产期,树上结满了大个大个的艳红桃,剥开套袋一看,果子鲜红透熟。再看树下,艳红桃铺了一地任其腐烂,十分可惜。 据大河村村委委员肖己琴介绍,大河村于七八年前种植了2300亩艳红桃、2500亩水晶葡萄,现在两种水果均处于丰产期,预计今年艳红桃产量40万斤,葡萄产量40多万斤。但是,由于今年各地的水果都丰产,市场竞争激烈,加之大河村果农的市场信息闭塞,销路不畅,导致水果销路成了问题。村里也曾组织人员到贵阳的一家大型水果批发市场去考察,但市场方要求每车收进场费800元,果农们一测算,除去进场费、油费、租车费等刚性花销,每车水果几乎找不到钱,无奈只能作罢。 据介绍,当地有果农170户,每天只能销出去少量的水果,还有大量水果期待各地的果贩、自驾车游客前来购买。“现在,果农们只有每天最多摘1000斤艳红桃,背到村公路边去卖给开车经过的过路客,更多的果子没人买,就只得让它自身自灭,在树下烂掉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