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8月底,李星一家三口终于拿到了图云关公租房的钥匙,新房虽然和之前租住的平方面积相当,但胜在“物美价廉”。“电梯房光线好,又邻近森林公园,”李星说,最重要的是公租房不涨价。李星一家在大营坡租住的小平房一年涨一次价,不到30平方的房子月租超过500元,对于一个月2000多元收入的家庭而言负担不小。 在得知外来务工人员也能申请公租房后,李星专程停工一天去进行申请,就盼着在贵阳能有自己的家,“虽然这也是租的,但意义不同,让我有了贵阳人的感觉。” 回顾: 贵阳市在全国率先探索了“政企并力、建储并举、公廉并轨、租补并行”的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管理新模式,2007-2011年,贵阳市累计开工建设廉租住房、公共租赁住房75509套,竣工13399套;收储公共租赁住房4788套。 将公共租赁住房保障面扩大到人均住房建筑面积不足15平方米,且人均月收入不足1500元的城市中等偏下收入家庭,覆盖了来筑务工家庭、新就业职工、刚参加工作大学生等群体。截至12月底,全市通过实物配租和发放租赁补贴方式累计将42516户家庭纳入保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