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先生——江西海川药业创始人,怀家国天下为致力于人类大健康,多年研读《月王药诊》,进藏多年只为完善古方治病救人,医者仁心苍天眷顾“黄种人”消痛贴终于问世。 藏医经典《月王药诊》 《月王药诊》藏名“门杰代维给布”,是现存最早的一部藏医药经典著作,其内容是以文殊菩萨和龙树菩萨讨论医药的对话形式来叙述,内容涵盖人体生理构造、生理机能、疾病起因、治疗方法等,尤其对藏区高寒易导致的风湿骨病进行了详述。为藏医药基础理论的形成与完善做出重要贡献,至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开创了藏医药文化的大光明之路。 ![]() 典藏骨病疗法见效显著 《月王药诊》记载,风湿骨病与受风、寒冷、潮湿等环境因素,感染、免疫、代谢、内分泌、退行性变、遗传、肿瘤、地理等因素有关。疼痛是风湿病的主要症状,表现有热痛、冷痛、酸痛、胀痛、游走性疼痛,以四肢为主。治疗方案需要十六味名贵藏药的大复方互相协调的作用,贴附在患处发挥药物的良好效果,一个疗程后可基本痊愈。 ![]() 关注人类大健康进藏寻方 卢先生从小喜爱研究医书典籍,光《月王药诊》汉译本就看了不下五遍,更是对书中记载的治疗风湿骨病的方案念念不忘,而汉译本中却有很多藏语名词没有翻译(错译),使得药方残缺不全。经过,卢先生多年的摸索终于将十六味藏药一 一寻出,分别是藏红花、棱子芹、蝎子、透骨草、蒺藜、黄葵子、紫茉莉、乳香、天山雪莲、宽筋藤、麝香、铁棒锤、川芎,威灵仙,鸡血藤、没药等。但是,有了药方却没有具体的调配比例,这又让卢先生犯了难。93年,卢先生背上行囊开始了为期三年的西藏之行,从青海到灵芝,林芝到拉萨,拉萨到那曲,那曲到纳木错,都留下了卢先生的脚印,住过牧民家、闯过冰川、与藏区走方郎中辩论过现代医学、尝过医书中没有记载的藏药......在西藏的这些年每天都是不同的,每天都有新的收获。三年的实地走访,卢先生终于把十六味藏药的药性、药理、入药分量、炼制方法.....都收集齐了。 ![]() 仁心试药开创报海川药业 回到阔别已久的江西老家,卢先生并没有对外公布自己在藏区的收获,而是开始了药方的试验,为了让药方更好的适应平原患者,卢先生边试验边调整,将麝香、冰片、姜油、薄荷油、珊瑚、青金石、西红花、诃子、藏菖蒲等几十味道地名贵中草药也加入配方中使药效大大提升,附近患有风湿骨病的乡里乡亲都成了得益者。很快卢先生制作的膏药就成了炽手可热的抢手货,很多患有风湿骨病的患者慕名而来,往往需要等待很久才能拿到膏药。为了更好的服务更多的风湿骨病患者,卢先生创立了江西海川药业有限公司,专门标准化生产治疗风湿骨病的膏药。 怀感恩之心为药命名“黄种人” 一款好的膏药没有好的名字肯定不行,卢先生思虑很久。每每想到藏区的种种,总会热泪盈眶,风风雨雨三年要不是藏区的同胞无私的照顾、指导、保护,可能就不会有这种膏药,很自豪自己是黄种人,很庆幸西藏同胞也是黄种人,“黄种人”这个词承载着太多卢先生的个人感情,最终卢先生为膏药定名——黄种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