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沈祯炜 “古今中外在钱币面额上使用得最多的是1、2、5、10这四个数字。一般来说, 一个国家在确定钱币面额等次时, 最高面额与其它各种面额之间是整倍数的关系。以“3”为面值的货币在实际流通中找零替代的作用并不显著,反会使货币的票面结构有失衡之感。”曾有钱币学家为中国早期发行的3元纸币为何使用这个面额做出解释,可见3元在世界货币史里也是一朵奇葩,而中国人民银行自1979年开始,居然还曾发行过若干个面值3元的贵金属纪念币,让我们一一道来。 1994年我国发行了中国古代科技发明第4组金银纪念币,该款金银币共计11枚,其中金币5枚,银币6枚,均为法定货币。其中有一枚正面图案为长城,背面图案为太极图的15克银币, 该币为精制币,重量为15克,直径30毫米,面额3元,成色90%,发行量20000枚,由沈阳造币厂锻造,中国金币总公司总经销。 ![]() 太极图据说是宋朝道士陈抟所传出,原叫《无极图》。陈抟是五代至宋初的一位道士,相传对内丹术和易学都有很深造诣。据史书记载,陈抟曾将《先天图》、《太极图》以及《河图》、《洛书》传给其学生种放,种放以之分别传穆修、李溉等人,后来穆修将〈太极图〉传给周敦颐。周敦颐写了《太极图说》加以解释。现在我们看到的太极图, 就是周敦颐所传的。 太极金银币的画面设计,也很有特点,画面上的3位老人,分别是“福”、“禄”、“寿”的代言人,而点缀在其间的松、鹤、鹿,又是这位老人的形象代言。面以太极图为中心,三星站立两边,福星居中,着官服、戴官帽,手持如意;禄星在右,一身员外装扮;寿星在左,额头硕大,拄蟠龙拐。禄星执太极图一端,寿星手抚图面,福星在一旁欣赏,很像三位慈祥和蔼的平凡老人,在桂花树下观图聊天,乐在其中。陪衬的小孩寓意“送子”,是禄星的职责之一,鹿与“禄”字谐音,桂花代表蟾宫折桂,皆有金榜高中、官运亨通之意。为体现太极图阴阳两种属性,即黑白两种颜色,设计者将太极图一半凹形雕刻,抛光成镜面,鱼眼浮雕喷砂;相反,另一半浮雕喷砂,鱼眼凹形雕刻,抛光成镜面,由此产生强烈的阴阳、黑白对比效果,一幅生动形象的太极图就在贵金属纪念币上诞生了。 这枚银币 面值3元,似乎最契合某种文化特性,《道德经》载:“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三”是非常吉利的数字,与道教、太极图有着深厚渊源,官方将面额定位3元,不知道是巧合还是有意为之,但给集币者带来无穷的考证乐趣,许多人深挖内涵,还找到了不少佐证的资料,丰富了自己的收藏知识。(上海裕盛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供稿) |